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天水:半夏+中藥材 特色種植促脫貧

   日期:2015-07-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9    評論:0    
   為縱深推進雙聯行動深化精準扶貧,清水縣在總結“458”下基層活動經驗的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啟動了以“下派一名‘第一書記’聯系一個行政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包抓一個自然村,發揮縣級包鄉領導的引領作用、‘第一書記’的表率作用、科級干部的帶頭作用、雙聯干部的幫扶作用、鄉村干部的模范作用等五個方面作用,突出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進典型五層示范引領,抓好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鍛煉干部等八項具體工作”為主要內容的“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合力、激發動力和干勁、拓展內涵和層次,持續推動雙聯行動縱深發展,強勁推進扶貧開發再結碩果,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下基層促脫貧】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報道下基層干部深入一線聽意見,訪貧問苦辦實事,服務群眾轉作風,自我鍛煉長才干的生動實踐,為深入開展“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我每年承包5畝左右土地種植半夏,畝均純收入2萬元左右,半夏給我家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我還參與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縣農業局的連作試驗田的日常管護。”清水縣半夏基地種植戶張雙成邊鋤草邊告訴筆者。
 
  據清水縣農業局總農藝師常建平介紹,“隨著中藥材市場行情一路高漲、惠農項目的實施和一批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更多的農戶主動學習掌握中藥材作務技術的要領,特別是這幾年的半夏種植,通過發展小拱棚作務技術,使半夏由原來的平均畝產10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300-500公斤,大幅度提高了半夏的種植效益。”
 
  今年,該縣按照“打造全國一流的設施半夏標準化生產基地”的目標,抓住川郊區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等有利因素,充分調動川郊區群眾種植半夏的積極性。在種植技術上推廣小拱棚覆膜種植,在紅堡、永清、白沙、秦亭、山門、白駝、黃門等7鄉鎮建設半夏標準化生產基地2.1萬畝。與此同時,該縣繼續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院地合作,在永清鎮泰山廟塬開展半夏連作障礙試驗2畝,系統研究清水半夏連作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尋找半夏連作克服的最短間隔年限與種植方法;在秦亭鎮曹河村開展半夏種源建設試驗2畝,解決半夏種源不足的問題,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在金集、松樹、白駝等鄉鎮大力推廣以金銀花、柴胡、芍藥、甘草、連翹、枸杞等為主的特色中藥材種植,不斷提升了特色中藥材種植水平。
 
  據統計,2014年該縣僅半夏種植總產值達7.56億元左右,加上以金銀花、柴胡、芍藥、甘草、連翹、枸杞等為主的特色中藥材種植收入,全縣中藥材種植產值收入在10億元左右,特色種植已成為清水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增收渠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