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人士分析,到第四季度,肉類需求進入一年中最旺盛的時期。“雖然隨著豬價上升,養豬戶會跟進增加存欄量,但是到時豬肉市場依舊會面臨生豬供應緊缺的問題。”在高士村看來,受到生豬供應緊缺和肉類消費旺盛這兩大因素的支撐,豬價將會有更好的表現。
與養豬戶高士村看法相同,業內人士馮永輝認為,2015年豬價的最高點將出現在第四季度——生豬批發價將達到8元/斤至8.5元/斤的高價位。隨著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市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一定變化。雞、鴨、魚、羊肉、牛肉消費增多了,沖抵了對豬肉的需求,使得豬肉后市面臨一定影響。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因素影響較小,按照“漲一年、平一年、賠一年”的周期變化,2016年豬肉價格還會漲。
散戶模式占主體,應向規模化轉型
“超過50頭的養豬場才被列入統計范圍。”6月23日下午,市畜牧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統計在冊的限上養豬場有7000多家。
其中,河口力大王畜產有限公司、正邦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廣饒的華玉集團是我市僅有的3家萬頭規模的大型養豬場。剩余則多為散戶養殖模式。以廣饒縣陳官鎮為例,在該鎮統計在冊的74家養豬場中,幾乎全部為散戶。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構成為我市養豬業的持續發展埋下了很大隱患。
散養和小規模養豬往往受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追漲殺跌——“豬肉價格上漲時,養殖戶蜂擁而上;下跌時,大規模減少存欄量,造成豬肉價格劇烈波動。”市統計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存欄量遭遇驟降就是明證。
“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優勢在于技術、衛生、飼料、管理等方面條件更加專業化,相對成本較低,掌握市場信息更及時。規模化養殖場養殖成本相對較低,生豬總量大,可以通過多銷來保持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養殖戶本身來說,要提高養殖場的規模化生產水平,減少追漲殺跌的情況。但關鍵是,政府職能部門要扶持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