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以“實施進口禁令后,給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禽業專場論壇現場,與會領導、專家和企業家直抒胸臆,贏得陣陣掌聲。論壇從上午10點半一直持續到12點半,場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針對2014年年底美國俄勒岡州等地家禽中發現有H5N8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國禁止了包括活雞、種蛋、禽肉和禽蛋在內的美國的禽類制品的進口,旨在防止禽流感傳入我國,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和人體健康。
“此次‘封關’是我國禽業的一次‘強制性’演習,是考驗在不依賴國外進口的情況下我國禽業的生產能力。”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副總裁周寶貴提出,“現在是因為美國禽業出現問題,我們是不要,但如果有一天是對方不給,那么我們還能不能吃到高質量的雞肉?這對政府、行業、企業和消費者都是一種挑戰。”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顧云飛回顧了近年來對我國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如2012年“速成雞”、2013年4月禽流感暴發、2013年下半年吉林德惠禽業公司火災、2014年禽流感再度暴發、上海福喜事件等。在我國家禽產業“傷痕累累”的狀況下,顧云飛認為“封關”不是壞事,對我國家禽產業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企業需要轉型升級,提振家禽產業。
作為我國肉鴨行業第一股的河南華英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張家明著重談了禁令對白羽肉鴨產業的影響,他認為,“封關”是一個機遇,因為水禽特別是白羽肉鴨90%的生產和消費在亞洲,而亞洲的90%又在中國,我國白羽肉鴨在國際上的銷量較大,在亞洲出口占主導地位。此次不僅是我國對美國實施“封關”,日本、韓國、南非等多國對美也實施進口禁令,這對我國出口型企業來說十分有利。
周寶貴還建議,如果美國一個州的產品質檢不過關就應該全面“封關”,而不是僅對一個州實施進口限制。因為美國州與州之間沒有檢疫體系,不能保證有質量問題的產品不會從一個州流向另一個州。全面“封關”是對進口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
除討論禁令對我國禽業的影響外,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積生呼吁消費者要正確認識白羽肉雞,再次強調白羽肉雞雖然出欄時間短,但這個品種是安全有營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