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蔬菜產業呈現出區域內整村連片種植,規模推進的良好態勢。目前,全區已形成了以內官營鎮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30多個村的標準化種植片帶,有力推動了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科學合理布局培育生產基地。該區已形成了高原夏菜與反季節蔬菜相結合,精細蔬菜與速生葉菜互補,早中晚搭配,一年二至三茬的蔬菜種植模式,建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市郊芹菜、西南部甘藍和旱地辣椒三大區域化特色蔬菜種植基地,標準化種植面積達8萬畝。
強化科技支撐推廣新興品種。該區成立了蔬菜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課題組,專門負責蔬菜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新技術示范推廣。目前,地膜甘藍高密度栽培技術已試驗成功,通過塑料大棚育苗,早中晚三期種植和“菜菜”、“糧菜”復種及套種模式,畝定植1萬株甘藍,產量達6000-7500公斤;地膜西芹、沙地毛芹、塑料大棚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日趨成熟,畝產量達8000-10000公斤;以全膜雙壟溝側栽培為代表的旱地辣椒發展勢頭良好,畝產量3000-3500公斤。
注重質量品牌增強市場競爭。該區建立標準化生產示范村10個,并設立標準化生產標示牌和農藥使用警示牌;每戶印發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檔案袋,建立蔬菜生產原始檔案,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質量監管,全區蔬菜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以上。同時,成功注冊了“綠銳”、“內官”等蔬菜產品商標,獲綠色A級蔬菜認證12個。
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基礎建設。目前,該區累計投入資金2785萬元,大力發展日光溫室、鋼架大棚以及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全區日光溫室面積達3200多畝,塑料大棚面積達8900多畝。同時,結合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項目,投入資金1.1億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8.45萬畝,加快了蔬菜產業基礎設施更新換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