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近日在第六屆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上透露,我國高山蔬菜播種面積已達2200萬畝,成為廣大山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動力。
據了解,我國高山冷涼蔬菜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武陵山區、秦巴山區、大別山區、六盤山區以及河北壩上地區,涉及十多個省市120多個高海拔市縣。
“比如貴州畢節、陜西太白、寧夏固原等邊遠山區,這些地區既是我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也是革命老區,科學推進這些地區高原蔬菜產業發展,對當地的扶貧工作意義重大。”錢克明說。
寧夏固原市已于今年7月被評為“中國冷涼蔬菜之鄉”。冷涼蔬菜種植總面積達到58.7萬畝,全部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年總產量達200萬噸,其中70%外銷到國內部分大中城市和東南亞及中東地區。
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瑞豐蔬菜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種植高山蔬菜大軍中的一員。合作社社長姚選說:“村里種植高山冷涼蔬菜的農戶有240多戶,僅我的合作社就有合作農戶154戶。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遠銷廣州、深圳、上海,我們還打算再擴大規模,進入香港市場。”
不單在寧夏固原,近年來國內不少地方都對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給予了積極扶持。據錢克明介紹,高山蔬菜將“無公害”與“反季節”有機結合,品質優,市場效益好,目前全國高山蔬菜播種面積已發展至2200萬畝,產值超過500億元,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