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政策引領農機化水平駛入“高速路”。自實施農機購置補貼以來,通過政策引導,全州重點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大型化、復式化、配套化趨勢明顯,山區半山區農機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4年底,累計為全州16.03萬戶購機農戶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6億元,補貼機具20.97萬臺套,帶動農戶投入6.25億元;全州農機總動力達282萬千瓦特,農機總值19億元,擁有各類農業機械總量達41.9萬臺套。2014年,全州農機作業面積為912.9萬畝,其中主要農作物機械化作業面積達458萬畝;全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8.6﹪,實現了農業生產從以人力、畜力為主向以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
合作組織引領農機社會化服務駛入“高速路”。我州把農機補貼與培育壯大農機合作組織相結合,培育了巍山藍圖國家級示范社、彌渡彩云省級示范社等一批農機專業示范社,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為促進農機化快速發展和助推農業生產的重要力量。全州農機專業合作社從2012年起步,至2014年發展到26個,農機戶達11.20萬個,農機服務組織快速發展。依托農機服務組織,各地大力組織農機跨區作業,使作業水平不斷提高,作業質量進一步提高,作業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展,形成了從春季到冬季,從土地耕整、機械化種植到作物收獲的全程機械作業新局面,讓廣大農戶享受到了農業機械化更加快捷、全面、優質的服務。與此同時,也增加了農機手的收入,僅2014年全州農機戶經營總收入就達10.8億元,為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