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豬、土雞、土鴨……如今,這但凡農副產品,只要被冠上一個“土”名字,立刻身價上漲。不過,名字雖變,取勝秘訣還是只有一個——味兒!
在德感街道三河村,“富洪養殖場”的負責人張洪無疑就抓住了這個關鍵秘訣。
“這就是我們培育的富洪黑豬新品種。”帶著前來采訪的記者,張洪在養殖場里拎出了兩頭小仔豬進行展示。小豬通體黑毛,但與普通黑毛豬不一樣的是,整個毛色呈現出一種發亮的光澤,全身上下給人一種“肌肉發達”的感覺。“與普通的飼料豬相比,富洪黑豬的豬肉口感發糯、更香,而且廋肉比例普遍超過了正常喂養的土豬,應該算是‘集兩家之長’了。”
今年29歲的張洪,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已是第二代“養豬人”,“我5歲就跟著父親搞生豬養殖,德感是個很適合養殖的地方。”
談起自己精心培育的“富洪黑毛豬”,張洪告訴記者,自己本來一直就在做培育新品種的準備。不過江津富硒資源招牌打響,尤其是當德感全部劃為“高硒”之地后,最終為自己培育的新品種成功起到了很關鍵作用,“不管怎么說,仔豬生長在高硒之地,飲食也屬于高硒作物,豬肉的健康程度自然會更高,對市場的說服力也更強。”
而且,為了保證豬肉的生態化,張洪也有屬于自己的一個“妙招”:飼養的生豬還要定期喂食中草藥,中草藥也全部來自當地山區,讓豬肉變得更加生態。
目前,張洪的養殖場全年可產生豬4000——5000頭,其中有1000多頭都是“富洪黑豬”,這些新品種豬出售價格比平常市場價至少高出10%。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張洪帶來10多萬元的額外利潤。
隨著“富洪黑豬”越來越受歡迎,張洪還透露,自己已在當地海拔更高的紅豆山上確定了一處100多畝的擴建場所,屆時還將嘗試對生豬進行“山區放養”模式,讓每一頭生豬充分吸收大自然中的營養,更好的用好德感“高硒”的天然優勢。
【背后的數據】
張洪的養殖場只是其中一“點”,按照發展計劃,德感將建設臨峰富硒生態豬養殖示范基地5000平方米,帶動周邊養殖大戶,力爭發展富硒生態豬100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