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是如皋市農村重要的規模養殖項目,豬兒壯,把錢賺,養豬致富了不少農民,不過,規模養豬形成的糞水也污染了農村的環境,豬糞除了肥田之外,還有什么用處呢?在東陳鎮石池村,就有人將臭烘烘的豬糞變廢為寶,用來養殖蚯蚓。而這些被豬糞滋潤的小蚯蚓,不僅拱出了循環生態鏈,更拱出了一條致富路。
在如皋東陳鎮石池村,有這樣一塊土地是非常特別的,土地上覆蓋著厚厚的稻草,地里養殖的是我們常見的蚯蚓。在這個蚯蚓養殖基地里,工人們正忙著往地里加豬糞。
工人:“正常的15天加一次糞,溫度高的時候,蚯蚓吃的快,就要多加。”
在我們的印象中,豬糞都是臭烘烘的,但是我們站在養殖基地里,卻一點臭味兒都聞不到。
工人:“豬糞都是經過發酵以后才下田的,不然臭的,周圍的農戶也有意見啊。”
提起這80多畝的蚯蚓養殖基地,基地負責人薛成華喜上眉梢。他扒開稻草,里面深紅色的蚯蚓一個勁兒的往外冒。薛成華告訴我們,吃豬糞長大的蚯蚓繁殖更快,生命力也更強。
蚯蚓養殖基地負責人薛成華:“豬糞都是周邊各大豬場的。你看這是蚯蚓蛋,一個蛋里面可以孵化出四五條蚯蚓。”
薛成華說,以往豬場的豬糞大多賣給農民當堆肥使用,一噸也就賣個幾十塊錢,由于無法實現無害化處理,因此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如今,他將這些豬糞高價回收養殖蚯蚓,既實現了豬糞無害化處理,又讓原本廉價的豬糞實現了增值。
如皋東陳鎮石池村黨總支書記張建:“引進這個項目,主要是原來村里有個萬頭養豬場,豬糞比較臭,周圍的百姓怨聲載道。現在有了蚯蚓養殖,可以改善環境。”
蚯蚓養殖基地負責人薛成華:“一畝產四五千斤,效益都在3萬塊錢以上。主要是銷往廣東浙江等地,喂養刀魚、鰣魚等。”
薛成華告訴我們,如今不僅蚯蚓銷得好,連蚯蚓排出的糞便在市場上也是供不應求,這條農業生態循環鏈,著實讓他嘗到了甜頭。
蚯蚓養殖基地負責人薛成華:“糞便產出變成有機肥,栽樹啊、盆景啊都是很好的肥料。有的還出口多個國家,比如新加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