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規范化農機合作社
瀘州將發展具有一定經濟技術實力、各種農業機具齊備、機械作業面大、生產經營管理規范、帶動示范作用明顯的農機專合社、農機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機經營主體,加大財政資金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從而發揮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的引領示范作用。
按照“省市共建、縣級主抓、協同推進”的機制,我市將重點扶持省級、市級農機示范社規范化發展,建成一批資產達到100萬元、流轉經營土地在1000畝、作業服務面積10000畝以上、經營管理規范、帶動示范效應明顯的規范化農機合作社。
打造成片農機化作業基地
近年來,我市農機化工作存在項目建設統籌規劃不夠,有的沒有機械下田、下地作業道路,“最后一米”道路成為機械作業的瓶頸。
對此,我市將圍繞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成片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園區)建設、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等項目,落實各項財政支持政策,整合更多的涉農項目資金,用于機耕道路和提灌設施建設,集中打造一批1000畝以上、常年水源灌溉有保障、機械下田(地)道路通暢的成片農機化作業基地。
今年,我市計劃新建機耕便民道2500公里,新建機電提灌站19座、太陽能提灌站8座,更新改造維修機電提灌機械7400臺套,確保全年提水保灌面積達到80萬畝。同時,抓好農機生產服務。我市要構建農機作業的保障支持體系,搭建農機作業信息交流平臺,為專合社、農機手開展跨區作業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加強農機維修網點的規劃建設,強化農機手的職業技能培訓,從而提升我市農機保灌、防汛、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