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壩庫區1萬多名群眾在農民女黨員李紅艷帶領下養殖山羊,不僅就地實現年均收入1.3萬元,還改變了傳統放養造成庫區生態遭破壞的歷史。李紅艷因此被鄉親們點贊為“羊門女將”。
李紅艷出生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農家,高中畢業后在外打工。2007年冬,她毅然辭職返回老家分鄉鎮袁家沖養羊,想以此幫助鄉親們闖出一條富路。
李紅艷和丈夫湊了2萬多元買了95只羊,由于沒建羊舍、無草料等原因,40余只羊被凍死餓死,損失近半。2009年,籌建工廠缺錢,她咬牙賣掉房子,又從廣東引資,籌齊200余萬元。加工羊排、羊腿,因缺乏經驗熏壞一批羊肉,損失十多萬元……李紅艷雖屢遇挫折,但讓鄉親們脫貧致富的癡心始終不曾改變。
為確保加工貨源質量,李紅艷于2009年底發起成立宜昌成祥養羊專業合作社,吸納32名社員。在選擇種羊品種時,她決心依托現代技術去雜提純,復興“宜昌白山羊”這一優良品種。
2012年秋,李紅艷再次引資900萬元建成40畝白山羊良種繁育基地,請專家制定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經過幾年推廣,合作社內宜昌白山羊的養殖率達80%以上,并注冊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兩年前,李紅艷與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研究團隊展開技術合作,已在種羊繁育、飼草轉化、抗寄生蟲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為開闊眼界,她還前往以色列學習考察。
“牛吃發,馬吃塌,羊吃連根拔。”為減少山羊戶外放養對環境的破壞,李紅艷組織流轉6000畝農田種植黑麥草等,改良近3000畝天然草場。夷陵區黃花鎮牛坪村養羊戶陳維金說,有了草飼料,他的70多只羊每天上山放養時間從6小時減到2小時。
李紅艷還投資建立了飼養投入品記錄、防疫日志、快速尿檢、羊肉產品自檢系統等,實現了質量安全可追溯,使整個“產業鏈”做到了安全“零事故”。
宜昌成祥養羊專業合作社社員、夷陵區黃花鎮黃花場社區一組樊啟文,去年37只羊賣了4.1萬元。他說,李紅艷和合作社的服務隊經常上門指導,還以優價收購羊,所以去年一年的養羊收成相當于以前在四川打三年工。
2014年,以“老高荒”、“名羊天下”等商標揚名的合作社,創造產值4700萬元;692個社員共出欄山羊1.5萬只,戶均靠羊收入3.86萬元;帶動的3000戶總收入過億元,實現了萬余鄉親脫貧致富。李紅艷因此被評為“全省十佳養殖女狀元”,她創辦的合作社獲“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等殊榮。
“身為黨員的李紅艷就是‘羊門女將’,既在地方名品安全、生態安全、食品安全上有擔當,又帶富了萬余鄉親。”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鎮黨委書記郭先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