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冬季小龍蝦的錢讓誰賺去了

   日期:2015-03-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0    評論:0    

  記者:北京有這么一條街,不到2000米的街聚集了130多家飯店,是北京有名的美食街,沒錯,我在的地方就是簋街。人人都知道這夏天的簋街特別的熱鬧,可我們今天來簋街是在這數九寒天里,這冬天的簋街又是什么樣的情景呢?

  記者在簋街上走了一圈,發現路邊有很多這樣的帳篷。進去一看才發現,里面滿滿的都是人,而這些人都是在排隊為了等著吃一種美食。帳篷里坐不下,有的人就寧愿在外面里凍著。

  記者:你在這等了多久?

  顧客:等了兩個小時了。

  顧客:等了一個多小時。

  顧客:跑了300多公里來吃。

  記者:300多公里,從哪來?

  顧客:從德州來,容易嗎。

  顧客:開了300多公里來的。

  顧客:坐飛機。

  記者:什么時候飛來的?

  顧客:今天飛來的,今天早上。

  記者:今天早上,來了是為干什么,不會就為了吃這個吧?

  顧客:就來吃這個。

  因為人太多,等位的時間太長,光是為了讓大家打發時間的瓜子,僅一家店每天都要被磕掉200多百斤。

  到底是什么樣的美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記者:主要是為了吃什么?

  顧客:小龍蝦。

  記者:怎么那么齊?

  顧客:我們心連著心,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是一個家庭,一個團隊,而且我們是對小龍蝦有鐘情,有愛意的一幫人。對。

  麻辣小龍蝦,簡稱麻小,簋街的招牌菜之一。來簋街吃飯,幾乎每一桌都必點小龍蝦。

  記者:好不好吃這個?

  顧客:好吃。

  記者:你經常(到)這來吃?

  記者:我看你們這點了小龍蝦,來這是就為了吃這個菜?

  顧客:以它為主。

  記者:以它為主,以小龍蝦為主。

  記者:很多人在外面吹了一兩個小時的冷風,為的就是來吃這一口,麻小。我剛才在這轉了一圈,仔細地看了一遍,果真它真的是桌桌必點的招牌菜。那么這一天被大家吃掉的小龍蝦一共會有多少呢?

  我們來到了簋街上一家靠賣小龍蝦起家的餐館。

  記者:這邊是挑蝦的地方。

  北京簋街某飯館經理:對,我們每天的蝦來了都統一放這邊,經過挑選。

  記者:那我們進去看一看。

  雖然飯店進小龍蝦是論斤買,但賣給顧客卻是論個賣。每天小龍蝦被送到這里后,根據大小不同被分成四個等級。最小的6、7錢,賣4元錢一只,最大1兩2左右,要賣到10元一只。

  經理:冬天的量稍微小一點點,夏天最多的時候一天賣六七千斤,現在平均大概在三千到四千斤。

  生意火爆,可飯店經理卻說了一句讓記者怎么都沒想到的話。

  老板:有些客人吃的話,有可能說吃100只,我們建議他點50只。

  生意火爆,老板卻有錢不賺,不想著多賣貨,反而勸人少吃點,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經理:小龍蝦冬天價格特別高,夏天有可能在20多塊錢一斤,冬天都40、50元(一斤),你有可能有錢都買不著。所以說冬天我們小龍蝦都是賠本來做。

  因為貨源少,冬天小龍蝦的成本價是夏天的2-3倍,可飯店的銷售價卻和夏天一樣,所以賣的越多賠的越多。既然賠錢,飯店為什么不提價,或者干脆在冬天就不賣小龍蝦呢?

  經理:要賣貴的話也會傷客人,你不賣的話,他有可能說不愿過來了,你要有的話他就經常會過來。

  記者:你是怕流失客人,怕他夏天也不來還是怎樣?

  經理:對,怕流失客人。

  記者:大家看我手里的這只小龍蝦,它個頭可是不小,這只它的重量是在一兩左右,夏天的時候,飯店買來它需要2元錢,可是到了冬天呢,這只小龍蝦的進價就要漲到6元。既然飯店也不賺錢,小龍蝦的賣價這么高,那錢都被誰賺走了呢?

  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幾位小龍蝦經銷商。得到的答案卻是,他們也不賺錢。

  經銷商1:不賺錢,冬天是賠錢,夏天賺錢,冬天肯定要賠一點。

  經銷商2:一般做小龍蝦生意,冬天,一二月基本就是維持,只能這樣說,賺不到什么錢。

  記者:不賺錢您為什么還要做?

  經銷商1:我必須要把這些飯店保住,把這個客戶保住。飯店要把它的客戶保住了,我要把飯店保住了,就是說,夏天才能賺錢。

  經銷商也不賺錢,這么說來,他們在小龍蝦產地的拿貨價就已經很高了。同樣是小龍蝦,為什么冬天的小龍蝦價格會比夏天翻倍呢?

  經銷商:就是沒貨,沒貨源,冬天的貨源特別少。因為夏天小龍蝦的量是最大的,冬天的(量)基本上只有夏天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

  經銷商:有九十幾家向我們供貨。

  記者:有九十幾家向你們供小龍蝦的(養殖戶),那你們冬天一天能收到多少(小龍蝦)?

  經銷商:冬天我能收購3000斤。

  記者:3000斤,像夏天的話一天能收購多少?

  經銷商:夏天一萬五千斤。

  記者:一萬五千斤。

  經銷商:整整是(冬天)的五倍。

  經銷商告訴記者,之所以冬天的小龍蝦價格高就是因為數量少,這與小龍蝦的生活習性有關,冬天的小龍蝦很難捕撈。

  記者:從簋街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在冬天,這小龍蝦的市場需求它依然很大,而且價格還特別的高。這樣說來,對養殖戶來說在冬天賣小龍蝦,可不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可是這收購商剛才不是告訴我們了嗎,在冬天這小龍蝦就是很難捕撈。我們現在吃的這些小龍蝦又是從哪來的呢?我們就去江蘇南京,這個小龍蝦的主產區之一去看一看。

  記者:我們來到了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下面的一個鄉鎮,聽說這里有非常多人在養小龍蝦,可是大家看,就在我們來的(前)一天晚上,這邊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雪,在這么冷的天氣下我們真的能找到小龍蝦嗎?

  記者:這邊有一戶,我們去問一下。您好,看到您這附近也有塘,您是養小龍蝦?

  養殖戶:對,養小龍蝦的。

  記者:您養小龍蝦,那現在我們這塘里還有嗎?能撈上來嗎?

  養殖戶1:現在沒有,冬季沒有。

  記者:冬天沒有小龍蝦,您這也沒有。那我們再繼續走走看看。謝謝您。

  第一家沒有,記者又陸陸續續找了好幾家,也都沒有發現小龍蝦。這趟尋找冬季小龍蝦之旅進行的并不順利。

  記者:這里有塊牌子,小龍蝦。好的好的,就這家。我看您這是養小龍蝦的,您現在有嗎就這個時候,還能有小龍蝦嗎?

  張天祥:在這時間我們有,還有。

  記者:有啊,太好了,我找了好多家,然后他們都說沒有,您這有是嗎?

  張天祥:對,我們這里有。

  記者:有小龍蝦。

  張天祥:我們保持,今年就是冬天反季節供應。

  張天祥是當地最大的小龍蝦養殖戶,在他的池塘里,記者見到了剛打撈出來的冬季小龍蝦。同樣一個地方,為什么張天祥的塘里冬天就有小龍蝦,而其他養殖戶卻沒有呢?難道那些養殖戶沒有發現冬季小龍蝦的商機嗎?

  養殖戶:反季節龍蝦,我們也知道,知道它的價格很不菲。就是說,我們沒有這套的技術。

  養殖戶:各個都知道冬天價格高,但是養不起來。直接放水里肯定不行。

  記者:那是凍死了是嗎?

  養殖戶:直接凍死。現在小龍蝦基本上都進洞了,都在洞里面,它不可能是在水里,很少很少。

  記者:它只要。如果小龍蝦這時候在水里,它就凍死。

  養殖戶:基本上它溫度低了(就凍死)。

  記者:只能進洞。

  適應小龍蝦生長的溫度為25攝氏度左右,一般情況下,溫度低于15攝氏度,小龍蝦就會在淤泥里打出一個很深的洞,在洞里保暖過冬,也在這段時間產卵繁殖。

  養殖戶:它的洞深了,它的洞有時候最起碼一個洞有一米多深。

  記者:1米多深的洞。

  養殖戶:直打下去,一般都在四五十公分。

  記者:現在就是說它都在這個泥里面,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撈不出來。

  養殖戶:它的洞很深。

  冬季的小龍蝦,都躲在洞里過冬,沒有辦法捕撈,那張天祥的小龍蝦又是哪來的呢,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張天祥告訴記者,原因就在于他養小龍蝦的這個水塘很不一般。

  張天祥:如果在平時養,水深平均在一米到一米二左右就夠了,但我這里冬天暫養水位必須要達到2米5,接近3米,這個之間的水位,最深的水位。表面上是結冰,但底下有泥土,它有溫度上來。

  張天祥用接近3米的深水給小龍蝦提供了在冬天生存所需的溫度,小龍蝦不再需要打洞保暖。可是如果僅是靠水深,那其他養殖戶模仿著做,不都可以在冬季小龍蝦的高利潤中,分一杯羹了嗎?很快記者就發現,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記者:這個小龍蝦為什么這么黑我感覺?

  張天祥:它不是黑,它是為什么,在冬天過冬,必須要有這么厚的像人穿的盔甲,它這個殼。

  記者:好硬。

  張天祥:好硬,要達到像人穿的大衣一樣,才能過冬,第二個也防同類自殘,自相殘殺。

  記者:就說它殼的顏色越深,就代表殼越厚。

  張天祥:對,越厚實,它長的時間也長。它有自我保護(的作用),能過冬。

  記者:這個就是我們的棉襖,羽絨服。

  張天祥是當地一家小龍蝦專業合作社社長,合作社有130多名社員。每年經他手收購并銷售的小龍蝦有80多噸。為了帶頭養殖冬季小龍蝦,摸索技術,張天祥可沒少費勁。

  張:合作社,甚至上千畝,上萬畝,所有合作社的龍蝦經過精挑細選以后,我們收購回來,庫存在這個塘里。

  記者:上千畝上萬畝才選出冬季這么一些小龍蝦放在這里。

  為了提高小龍蝦的存活率,張天祥必須挑選健壯的小龍蝦進行越冬養殖。然而,從上千畝池塘里,也只能挑選出兩三千斤。在用這樣的方法解決了小龍蝦冬季存活的問題后,張天祥又遇到了一個難題。

  記者:你看這都不怎么動。

  張天祥:它精神還好一點。

  記者:夏天活的小龍蝦很可怕,夾人。你看這,戳它都不怎么動。

  張天祥:夏天你要碰到它,它夾你。

  記者:對,你看這冬天。

  張天祥:你看這只還有點魄力。這是個下午,光照好一點,你看早晨,那根本就不動,下網撈上來就跟死龍蝦一樣。

  記者:上來就跟死龍蝦一樣?

  張天祥:它像死龍蝦一樣睡著不動。

  因為冬天溫度低,小龍蝦的活動能力變得很弱,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卻給冬季小龍蝦捕撈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張天祥:春天時它要找食,它肚子餓了它就要活動。一活動,我們那個籠子,一層一層放下去,它一活動就進了籠子。

  記者:一活動才能進籠子,它冬天冷。

  張天祥:他冷就不動。你用籠子捕撈,是不是聽你話能進籠子,給你捕撈上去,是最大的頭疼。

  記者:現在的話,一天能捕多少最多?

  張天祥:一天最多也只能50公斤左右。

  記者:50公斤左右那夏天一天呢?

  張天祥:夏天有時候一兩噸。

  張天祥費了很大的勁,也只能在冬天供應2000多斤小龍蝦,最頭疼的問題還是溫度。

  張天祥告訴記者,很多人都已經看中了冬季小龍蝦的商機,有的人為了解決溫度問題,把小龍蝦帶到了海南繁育。張天祥就給記者推薦了一位叫曹浩的養殖戶。那么,海南養殖小龍蝦的情況又是怎么樣的呢?

  記者:地址我們已經拿到了,我們海南走起!

  經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我們從南京又來到了海南。

  帶著張天祥給的地址,記者到儋州市南豐鎮白馬村去找那位叫曹浩的養殖戶。

  記者:司機師傅告訴我,這邊就是白馬村。

  記者:從南京來的。

  村民:知道。

  記者:從南京來養小龍蝦的你知道?

  村民:知道。

  記者:他那個地方怎么走你能不能告訴我?

  村民:那地方你們不懂,我也是順路,我帶你們過去。

  記者:你帶我們過去?太謝謝了,太謝謝了。

  村民:沒事沒事。

  剛到白馬村,遇到的第一個人就知道記者要找的曹浩,看來曹浩在這兒的名氣不小。在老鄉的帶領下,記者很快見到了曹浩。

  記者:您說您怎么就想到來海南養小龍蝦?

  曹浩:三年以前我到海南來旅游,覺得這里空氣非常好,氣溫高,所以我覺得這地方冬天應該非常好,做反季節龍蝦非常好。

  曹浩,江蘇南京人,2006年在南京六合區承包200畝池塘開始養殖小龍蝦,每年能賺40萬元。2012年,受冬季小龍蝦的高利潤吸引,曹浩從南京舉家搬遷海南,開始在海南試養小龍蝦。

  可來了海南之后,本來以為自己會靠著冬季小龍蝦發大財的他,發現自己只是異想天開。

  曹浩:第一棒就把我打蒙了。第一次我進了800斤種蝦過來,就一個星期,就基本上全軍覆沒。

  800斤蝦苗一周就全軍覆沒,這究竟是為什么?曹浩告訴記者,問題就出現在眼前這個水塘里。記者決定跟著曹浩下水一探究竟。

  記者:在南京那個水是刺骨的冷。

  曹浩:那肯定是冷,冷得很。

  記者:這個水,真的就是很涼爽的感覺,但是不覺得冷。

  曹浩:這個水溫像現在這樣有20攝氏度以上了。

  海南冬天的水溫非常適合小龍蝦生長,那究竟是什么導致800斤,價值30多萬(50元一斤)的小龍蝦苗全軍覆沒呢?

  曹浩在這個池塘里逮了一條兇猛的魚,讓記者看。

  曹浩:這地方叫塘鲺魚,這個魚吃蝦吃得很厲害。

  記者:它長得好丑,你看它的嘴長得好可怕。

  曹浩:好嚇人。

  記者:不不不。

  曹浩:你看還有牙齒。

  記者:是,它里面有牙。

  當地人所說的塘鲺魚,學名“胡子鯰”,大多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最大的能長到一米長,主要吃動物性餌料。曹浩來海南之前從沒見過這種魚,他花錢請人不斷地捕逮這種魚,現在,塘里的胡子鯰已經很少了。但是,在解決了這種魚對小龍蝦的威脅之后,曹浩卻發現自己的小龍蝦還是越養越少,這又是為什么呢。

  記者:對,那里有(只)小龍蝦,看到沒有,在那有(只)小龍蝦。你還抓它。它倒著進去。

  曹浩:對。我把它抓出來。這只是公的。

  記者:抓出來不好吧?

  曹浩:抓出來。

  記者:有嗎,看看。

  曹浩:你看,這是母的。

  記者:這只是母的,這怎么看出來它是母的?

  曹浩:要跟公的比較起來就能看出來。你看,你猜猜看,誰是公的,你看。

  記者:這,

  曹浩:這是公的。

  記者:好像沒有什么差別。

  曹浩:這是母的。

  記者:這是公的?

  曹浩:這是公的。

  記者:這是母的?

  曹浩:這是母的。這是它的生殖器。它交配的時候是這樣。抱完對以后,公的打洞,打完洞以后,

  記者:這只公的,

  曹浩:這只打洞。

  記者:這只去打洞,

  曹浩:然后這一只,打完洞以后給它進去。它先把新房做好,然后它老婆進去。

  冬天小龍蝦鉆洞,除了保暖過冬,也要在這段時間產卵繁殖。可到了海南后,曹浩卻發現小龍蝦鉆不了洞了,沒有辦法繁殖,也就越養越少。

  曹浩:發現一個什么情況,它也打洞,打完洞以后,洞就沒了。

  記者:那如果它真就沒有這個洞了怎么辦,那批蝦最后怎么了?

  曹浩:那就抱不了卵,那就死掉。

  記者:連大蝦都死了,就是不光沒有小蝦,連大蝦都死了。

  曹浩:對,大蝦就死掉了。就像是生不了孩子,就給脹死了一樣。

  小龍蝦生來會打洞,怎么從南京到海南就打不了洞了呢?原來,海南很多土壤都是沙的,結構疏松,不適合小龍蝦打洞。

  曹浩:洞口就塌掉了,塌掉了。

  記者:就是這個公蝦打完,洞就塌了。

  曹浩:對然后過了時間一看蝦又出來了。

  經過三年多的摸索研究,到2014年,曹浩的小龍蝦終于繁育成功,養出來的小龍蝦在冬天都很有活力。

  記者:小心被夾。是怎么拿小龍蝦才不會被夾?

  曹浩:是這樣抓到蝦背就可以,你試一下。

  記者:不要。

  曹浩:你看我們這樣抓到蝦背,它咬不到你,你試一下,試一下,不要怕。

  記者:就是要抓到它的鰓這個地方就不會被夾。

  曹浩:像我抓到這里,它夾不住你,沒事,沒關系吧。

  記者:它這怎么就真不動了。

  曹浩:它不動了因為他的(鉗子)彎不過來。

  記者:一般被蝦夾得時候有可能是抓錯了。

  曹浩:對,你抓錯了,它的腳能彎過來,就把你夾住了。

  記者:就比如我從正面這樣抓它,那就是被夾。

  曹浩:對,你肯定從背面。

  記者:只要抓住,你看。讓鏡頭看一下,就是抓住了這兩個鰓這個地方,控制了它的腿,然后它就不會,就不會被它夾。你看它好老實,好聽話。怎么動都不動,不是被捏死了吧。

  曹浩:不會,你來。不會吧。

  記者:活著。

  2015年春節前夕,曹浩的小龍蝦開始銷往內地,定價每斤50元,他的小龍蝦除了賣給飯店,有相當一部分被南京這個叫周興國的人買去了。

  周興國,曾是南京一家外企的銷售員,因為看到小龍蝦身上的商機,2014年秋天辭職后在網上開了一家小龍蝦熟食店。

  臨近春節,他的店推出了讓小龍蝦走上年夜飯餐桌的概念,到我們采訪時,幾天時間就收到五十多筆訂單,每單都要賣出上百只小龍蝦。

  然而,大多數人還是更愿意選擇親自到飯店去品嘗小龍蝦。

  記者:從北京,到南京,再到海南,我們可以看出冬季小龍蝦產業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一圈走下來,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在這一只小小的蝦身上,商機無限。人們各顯神通,都想分享這一(塊)大蛋糕。這也是一個行業健康長久發展的動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