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地區種子經營主體不斷變化,新品種數量急劇增加,讓購種農民在眾多品種面前無所適從,難以放心選擇,只能聽任經銷商單方面的擴大宣傳,種子經銷商從自身利益出發多渠道進貨,通常選擇利潤空間大的種子進行宣傳銷售,有的只講優點不講缺點,有的擅自引進推廣未經審定或雖經審定但未經本地試種的新品種,甚至隨便將某一品種冠以“新品種”名義大肆推廣,牟取暴利,從客觀上影響了適應性強、產量表現突出的新品種的推廣。鑒于此,今年地區種子管理中心站在不同生態區域的主要農作物優勢產區建立農作物新品種展示點,開展全方位、大范圍、多層次的展示勢在必行。
主要目的:一是為科學確定品種適宜種植區域,發布優良品種信息提供技術支撐,充分發揮優良品種對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作用。二是搭建良種推廣平臺,堅持打假扶優結合的思路,從源頭上杜絕違規品種進入市場,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杜絕造成新品種的“多、亂、雜”問題的發生。三是引導各縣(市)種子站和農技部門開展新品種推廣工作,給種子部門和用種農戶提供一個直觀評價及選擇新品種的看臺,也為育種單位和種子經銷商搭建一個宣傳優良品種的平臺,起到互相交流經驗和加快優良品種推廣的效果。
主要思路:建立以地區、縣(市)種子管理站為主體、種子企業和誠信種子經營門店共同負責的新品種示范推廣體系。地區種子站負責提供品種審定信息和種源,對展示示范工作開展督查和指導,做好年終綜合分析總結;縣級種子站負責展示示范的種植、管理、記載和總結;種子企業負責提供種源和相應的支持,同時負責組織誠信種子經營店人員抓好新品種示范戶的示范工作,解決新品種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通過周密部署,層層落實做到縣有新品種展示示范點、村組有新品種種植示范戶,讓新品種展示示范田真正成為農民選種的樣板田、品種推廣的示范田、糾紛調解的依據田。
主要做法:一是嚴格選擇參試品種,選擇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良品種參加示范,提高參試品種的試驗示范門檻。二是選好展示示范基地,選擇有利于展示示范功能發揮,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排灌便利,交通方便的地段,便于栽培管理和組織觀摩。三是合理安排參試點及試驗組別,根據品種的生育期及試驗點的氣候特點,合理分組安排示范。四是統一編號和統一對照,對參加區試的品種和展示的品種都統一進行編號,以免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五是提高示范水準,要求各承試單位領導重視,提高承試人員素質及積極性,規范試驗示范程序及內容,確保品種試驗示范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六是加強種子示范戶建設,應當選擇熱愛新品種應用,并有良好的道德和社會影響力,讓農民相互宣傳,實現不出村就可以觀摩學習。七是強化宣傳,引導新品種推廣,在品種展示示范的生長關鍵時期,縣種子站組織基層種子經營人員、農技干部、村組干部、科技示范戶、種植大戶觀摩新品種展示示范,種子企業組織農民觀摩示范戶,形成多點示范,多層次、多方式宣傳,以擴大宣傳范圍和力度。八是相互學習,強化管理,積極開展試驗示范技術培訓,加強對試驗點的監督檢查,組織承試人員對試驗進行相互觀摩考察,并有計劃邀請有關人員參加年度總結會議,使大家相互學習,改進工作,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