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良好的口感和品質,以劉官山藥為主的“安順山藥”在省內外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截至目前,以七星村、劉官村、周官村、三星堡村、大黑村為代表的近5000畝山藥在劉官鄉逐漸發展起來,山藥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但是長期以來,一直制約這個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就是種和采收的問題,既耗人工又耗時間。
2014年,劉官鄉政府通過組織合作社外出考察學習,天富山藥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了一臺集采收、種植于一身的機械設備,“一開始,我們先是請他們來幫我們種,試種了50畝,效果很好,每畝產量從原來的平均2500斤提高到平均4500斤,我們的每畝收入也幾乎翻了2倍。”天富山藥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何天富解釋道,“所以,今年1月,我們正式從河南采購兩臺山藥種植收獲機。”
“以前,我們全靠人工種植的山藥身體比較小,通過機械化操作以后,它犁出的土壤很疏松,空間比較充足,長出的山藥個頭大、身子粗,這一次我們通過引進機械種植,就是想要山藥的產量能逐步提高,產值也跟著提高。”拿著在去年實驗地收獲的長逾1米的大個頭山藥,何天富興奮地演示說道。
“這套設備在劉官山藥種植和采收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不僅解決了制約劉官山藥發展的瓶頸問題,也將進一步加快推進以‘劉官山藥’為主的‘安順山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發展,從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劉官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張世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