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兩會開幕,李克強總理在大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各行各業都在關注行業的利好政策,分析發展趨勢。農業也是工作報告中重要的一部分,“不斷鞏固農業基礎,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支持發展移動互聯網、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這些源自報告里的文摘釋放出強烈信號,2015年將是農業電商蓬勃發展的好年頭。
推進農業現代化,政府力促改革。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政策支持、財政幫扶,對解決農村問題十分關鍵。目前,農村現狀是,每年春節一過,農村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老人,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很多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難以推廣。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包括經營理念都有很大區別,如果僅靠現在留守農村的老人,難以承擔起這個重任。農業電商是農村增加就業的一個很好的契機,年輕人如果能在家鄉創業就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這將是解決諸多農村問題的關鍵。
農業電商企業也是蠻拼的
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時,新京報記者問總理,最近在多個場合力挺電子商務和快遞等新業態,是否在網上買過東西?總理表示也會網購,并且很愿意為網購、快遞和帶動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帶動就業,創造就業崗位。這樣一來很多電商企業要為總理的回答拍掌叫好了。新的農村商業模式典型如淘寶、京東、中國惠農網等這些提供農業電商化的平臺給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不僅給農村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還給農村青年就業提供了平臺。
電商企業致力于商業模式研發推廣應用的同時,也會關注及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就農業電商來說,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如綜合治理農藥獸藥殘留問題。那么,新的技術如何實現農業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城鄉居民?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電商模式應用于農業,農戶和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農業資訊、生產技術和商家信息。舉一個典型農業電商案例,湖南的中國惠農網率先在全國推出了農村移動電子商務“B2B2C”模式,利用當今最先進的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社交網絡和大數據技術,為用戶提供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食品防偽溯源服務、三農信息服務。
以往,農產品的生產種植情況是不透明的,消費者雖然通過媒體了解了農藥化肥對蔬果、土壤的污染,但是并不了解種植的農藥、化肥使用情況,農業電商搭建一個產銷一體化平臺,生產、銷售信息公開、透明,讓消費者實時了解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從源頭上對食品安全進行嚴格把關。
農業電商不唱“獨角戲”
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無論財政多困難,惠農政策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支農資金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有網友評論這個點非常有針對性,特別是在解決農村耕地荒廢和農民就業的問題上。現在農村年輕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田地大量荒廢。相信隨著惠農政策的不斷增加,一些人的種植積極性能得到提高。加大農村金融信貸業務的發展,將有利于農民自主創業,增強農村經濟活力。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電商新的商業模式更好更快地推廣應用,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站在“互聯網 ”的風口上順勢而為,農業電商必將為國家經濟騰飛和農業進步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