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瀘州市同樣一畝茶 為啥她的收入翻了倍?

   日期:2015-03-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3    評論:0    

  別人家的茶園一年下來畝收入不足1萬元,而陳龍英的茶園畝收入卻可以達到2萬元,這其中有何奧妙?3月4日,筆者走進她的茶園一探究竟。

  返鄉種植有機茶優先確保品質

  納溪區白節鎮團結、三華等村氣候適宜,空氣清新,多年來村民都有種植茶葉的習慣。然而由于沒有統一引領,茶葉在當地的發展始終沒有形成氣候,大多村民還是選擇外出打工,陳龍英也不例外。

  2000年,陳龍英夫婦先后輾轉廣東、新疆等地打工。在這期間,一家茶葉公司進駐團結村,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引領村民種植有機茶,村民嘗到了種茶的甜頭,茶葉生產規模也不斷發展壯大。目前,以團結村、山華村為主的有機茶園達到1.5萬畝。

  2011年初,打工已10余年的陳龍英夫婦返鄉過節時,看到村里紅火發展的有機茶產業給鄉鄰帶來的豐厚回報,陳龍英心動了。她與丈夫商量后,毅然選擇留下來,租用別人的茶山,自己開荒種茶樹,并成為村里有機茶葉專合社的成員。如今歷經4年發展,陳龍英的茶園已發展到40畝,其中已投產的茶園達12畝。

  為了確保自己種植的茶葉達到有機標準,陳龍英在專合社的指導下,嚴格生態種植。筆者在茶園里看到,她的茶園大多坐落于山林間,茶園與茶園之間有林木隔開,形成良性生物鏈。在這一片片綠樹林中,安插著智能電網式滅蟲器或黃板。細看滅蟲器或黃板,大大小小的蟲子粘得密密麻麻。

  在施肥上,陳龍英除了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有機肥外,她還將家中畜禽肥和沼渣都用在了茶園里。“無論如何我必須保證茶葉的品質,萬一哪天公司檢測出我的茶葉不符標準,那就不是虧幾個錢的事了。”

  如今在合作社的指導和公司的監控下,陳龍英借助生物技術控制病蟲害,茶葉質量和產量都得到了保證,今年早春單芽鮮茶賣到了136元/公斤,而接下來的兩芽一葉、三芽一葉的二三批次鮮茶葉,公司也分別給出了50元/公斤和16元/公斤的訂單價。

  自采茶葉+代替收購一年收入20萬

  “同樣是種有機茶,有的村民一年采摘三撥,哪怕價格和產量都相同,畝收入一般不足1萬元。而我的茶園畝收入卻可達到2萬元,加上幫公司代收合作社成員的鮮茶葉,現在一年收入20萬元也不是難事。”陳龍英頗有些得意。

  陳龍英說,種有機茶不僅在管理上要增加勞動量,在采茶時更要花時間,若不精打細算,就會少賺很多的錢。

  她算了一筆賬,由于采茶是精細活,早春茶采摘要求更高,由于早茶葉瓣小,一個成年勞動力一天下來,頂多能摘3—5斤。請一個工人來幫忙,每斤鮮茶葉的勞動力成本為35—40元。今年早春鮮芽茶葉收購價雖然達到136元/公斤,但除去人工成本,一畝茶園只能收入1100余元,這還不算平時人工和生產成本。

  算透了采茶里的 “增收賬”,陳龍英在茶葉投產這兩年,就同丈夫一起全力投入采茶,甚至春節期間也很少出去走親戚。陳龍英告訴筆者:“采收茶葉是慢細活,但只是手工活兒,一天下來的時間雖然長些,但可以換來100至200來元的收入,比以前在外工地打小工還劃算,而且采茶總體來說比較輕巧,不用肩挑背馱、吃力流汗。”

  另外,精明的陳龍英還發現了一個商機:鮮茶葉大多采摘當天就要送到公司進行制作,而種植戶往往分散量小,為了收購茶葉,公司的運輸成本也十分昂貴。她買回了一輛小貨車,與茶葉公司達成了代收協議,將自己鄰近幾個村民小組的鮮茶收購運輸都承包下來,統一運往公司,公司給她最高4元/公斤的勞動和運輸補貼。一年下來,光替公司收購茶葉,陳龍英也可以收入 4萬元左右。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