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古浪縣華偉蔬菜保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萬年來到西靖鄉感恩新村村民張萬平的大棚里,指導西紅柿種植的中后期管理。張萬平是2013年從橫梁鄉移民來的農戶。剛下山,溫室大棚對張萬平是個新鮮事物,對溫棚種植更是一竅不通。在胡萬年的引導下,去年年底他建起了溫室大棚,今年2月份定植了西瓜,5月中旬西瓜上市,一茬就收入了7000元。張萬平告訴記者,和他一樣,社區村民米登財、王水紅等一大批人都是在胡萬年的引導下建大棚、種蔬菜,過上了脫貧致富的好日子。
胡萬年50多歲,是土門鎮土門村的一位普通農民,10多年來,他通過率先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產業,帶動當地村民乃至周邊村組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積極打造蔬菜大村
土門鎮土門村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貧困村,上世紀90年代初,胡萬年就和村上的幾個農民改變傳統種植方式,開始摸索搭建蔬菜溫棚。2006年,政府號召大力發展日光溫室,這讓時任土門村黨支部書記、一直想通過蔬菜產業讓村民致富的胡萬年鼓足了信心。他通過思想發動、鼓勵建棚、指導種植、打造基地,帶領群眾大力發展日光溫室。為提高日光溫室種植效益,他多方聯系省農科院專家、靖遠縣土專家和古浪縣農技人員,在村上培訓“科技明白人”600多人、農民技術員20多人,使許多農戶掌握了日光溫室種植技術。
多年來,胡萬年帶領群眾大力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產業,帶頭引進試種蔬菜新品種,幫助群眾解決蔬菜種植技術難題和銷售難題,短短幾年時間,把貧困落后的土門村打造成了全縣蔬菜大村。在胡萬年的影響和帶動下,當地和周邊的農戶,認準了日光溫室種植這條致富路,紛紛加入到了種植蔬菜、油桃、葡萄的行列中。
“最初的夢想就是帶領鄉親們蓋上磚瓦房、買上新電器、用上農用車。”直言快語、做事雷厲風行的胡萬年經過幾年的努力,實現了他帶領鄉親們致富的第一步。
做大做強蔬菜專業合作社
為了走產業化規模化的路子,胡萬年帶頭成立了古浪縣華偉蔬菜保鮮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投資200多萬元,建成760平方米、庫存容量600噸的蔬菜恒溫庫一座。他積極聯系客商,落實訂單,把古浪縣的各類蔬菜運銷到新疆、內蒙、西寧、杭州、南昌、北京等地,并出口哈薩克斯坦。2009年,公司收購外銷隴椒、西紅柿、小芹菜、娃娃菜、洋蔥等各類蔬菜3000噸,給當地農民帶來1000多萬元的收益,解決了周邊8個鄉鎮日光溫室蔬菜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公司被命名為市級“文明企業”,同時也解決了100多名農民就近就業。西靖鄉黨委副書記盧繼發說起胡萬年感慨頗多:“合作社把農民組織起來,開展技術交流、技術培訓等服務活動,解決了農戶的技術難題,也解決了他們的增收難題。”
胡萬年經營的蔬菜保鮮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開拓創新,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一年一大步。2008年,胡萬年帶頭號召鄉親們成立了綠鑫蔬菜專業合作社,采用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公司的運行方式,產、供、銷一體化的模式帶動了蔬菜產業的迅速發展壯大。在他的帶動下,土門村建成日光溫室332畝,種植戶占全村戶數的40%,發展高原夏菜200多畝、西芹3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10元。
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
專業合作社建起來之后,胡萬年蓄勢待發,擇機而行,鎖定新的發展目標,搶占新的市場制高點。2013年,他投資60萬元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感恩新村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繁育西紅柿優良苗木40萬株,為周邊鄉鎮100多座及感恩新村社區180座新建鋼結構日光溫室提供優質西紅柿種苗。但是他不甘于小打小鬧的現狀,今年年初,利用政府扶持資金、惠農貸款和自籌資金,繼續投資60萬元,建成新型鋼結構日光溫室40座,育苗大棚2座。同時,積極引進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日光溫室穴盤基質育苗、日光溫室自動化控制、日光溫室防寒補光、滴灌、蔬菜病蟲害防治等新技術,現已熟練掌握并應用于生產,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2014年初,公司與北京豐源同和公司達成合作,截至目前已供應定植20多萬株優質西瓜苗木。5月26日,公司開始上門收購成熟的西瓜。在西靖鄉感恩新村社區的日光溫室示范園里,一袋袋滾圓翠綠的西瓜從大棚馱出,一車車新鮮西紅柿從基地運出,一沓沓票子收進鄉親們的腰包。
“大家富了才算富,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才是我最大的夢想!”胡萬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