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質量全程監管平臺基于農產品安全服務平臺V1.0,整合遠程監控、射頻識別、數據庫等現代技術,具有遠程監控、信息查詢、產品追溯等功能,實現從茶葉種植管理、采摘加工、產品檢測到市場營銷的常態化全程質量監控。輕觸屏幕,可以清晰的看到茶園、加工車間的情況,有效監管茶園管理、規范生產加工;手機掃描一下二維碼,可以了解到企業及產品的相關信息。
它構建了日照綠茶安全生產、質量檢測和質量追溯的三大體系。
安全生產體系。利用遠程監控、射頻識別等現代技術,在海曲九龍灣、盛世共青、瑜山等茶葉基地和加工車間建設監控平臺11處,對茶園茶事活動和加工過程全程管控,并將相關信息及時登記備案,建立信息數據庫,實現有源可查;在全區370個村設立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建設茶葉質量管理的“第一道防線”,構建區、鎮、村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從區監管辦、鎮(街道)監管站到村級農產品監管員,茶葉質量安全實現“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從源頭上保障茶葉生產質量安全。
質量檢測體系。購置農藥殘留速測儀,在盛世共青、馬陵春、瑜山、維羅娜、潤芽茶葉專業合作社、春雅茶葉專業合作社、瀚林春、北葉青等重點茶企設立鮮葉監測點,進行定性檢測;依托市、區農產品檢測中心,利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先進設備,對春、夏、秋季茶葉鮮葉進行定量檢測,已累計抽檢茶葉鮮葉樣品111個,實現茶葉質量監管前移。按照《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地理標志產品日照綠茶》判定標準,重點對聯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等25種常用藥物殘留及茶產品重金屬進行抽檢,完善市、區、企業三級質量監測體系。
質量追溯體系。應用物聯網技術,在全區36家重點茶葉企業中推廣普及使用二維碼,建立日照綠茶電子“身份證”,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手機、電話、網絡查詢服務;基于農產品安全服務平臺V1.0,整合視頻監控、數據庫、軟件工程等計算機相關主流技術,搭建日照綠茶質量監測追溯信息查詢平臺,實現從茶葉種植管理、采摘加工、產品檢測到市場營銷的常態化全程質量監控。
通過構建日照綠茶安全生產、質量檢測和質量追溯的三體系,進一步提升了茶葉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監管,加強日照綠茶質量控制,保護日照綠茶品牌,促進了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為廣大消費者了解茶葉產品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喝上放心茶。并能示范帶動全區、全市,輻射帶動青島、臨沂等全省各茶區,惠及茶農、茶企、茶商等20余萬從業者和1000余萬日照綠茶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