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不到,靖江市生祠鎮東進村金土地水生蔬菜專業合作社就開始熱鬧起來,工人們戴著橡膠手套,穿上橡膠連體衣,彎著腰在爛泥地里采摘茨菰。
來自安徽的蔬菜種植能手馬云肖和馬明東,在蘇南地區經營水生蔬菜10年。去年,他們到靖江市生祠鎮東進村流轉了800畝地種植水生作物茨菰、荸薺、藕。“水生蔬菜在靖江種植的面積不大,我們就是來搶占先機的。”合作社負責人馬云肖說。
“茨菰、荸薺都是每天挖多少賣多少。”馬云肖介紹,挖茨菰最好用手,如果用鐵鏟等工具,會把茨菰弄碎,那樣賣相就不好了,也很難賣上一個好價錢。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采摘的手法相當熟練:腰弓成一個直角,雙手呈扇形垂直向下,先伸入泥土中,然后向自己的面前一扒,一整塊泥就被翻了過來,一個個可愛的茨菰就“躺在”上面。短短十幾分鐘,一個工人就采挖出一大桶茨菰。
基地的水生蔬菜除供應本地和周邊市場外,還銷往浙江、山東等地。馬云肖說,如果不是過年,每天早上,就會有好幾輛掛著皖、魯等外省車牌的大貨車排在村口,等著運送剛挖出的水生蔬菜。
“春節期間,一些蔬菜正好到了該采摘的時候,因此我們也沒怎么歇,還在向市場供應新鮮蔬菜。”馬云肖說,雖然有些辛苦,但春節期間菜價看漲,效益也比平時多,還是蠻開心的。他算了筆賬,基地的水生蔬菜畝均效益可達4000元,扣除成本和人員工資,年純收入也逾百萬。
這兩天,閑不住的老馬又在靖江各鄉鎮四處打聽、走訪,準備尋找合適的地方,擴大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