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南林鄉結合市場需求,積極轉變傳統的蔬菜種植模式,引進了特色農業品種黃秋葵進行種植,并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種植,逐漸形成了黃秋葵規模產業,助力農民增收。
在南林鄉東方村委會,很多村民在保亭宇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帶動下,掀起了一股種植黃秋葵的熱潮,譚文生就是其中一位。
一直以來,每到冬種時節,譚文生與村里的農戶一樣,主要種植傳統瓜菜增加家庭收入,雖然生活過得去,但并沒有多余的積蓄。2013年,鄉里引進了龍頭企業——保亭宇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導農戶發展黃秋葵產業,這讓譚文生看到了增收的希望。當時,他積極加入了種植黃秋葵的行列,并如愿地嘗到了增收的甜頭。
南林鄉東方村委會東方村小組農戶譚文生說:“2013年我就種這里,下面有兩畝多,去年有兩萬六,兩萬七(的收入),平均一畝地就有一萬一到一萬二(元)。”
黃秋葵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有著“綠色人參”的美譽,現在在市場上頗受消費者歡迎。去年,南林鄉東方村委會的許多農戶也和譚文生一樣,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了黃秋葵,并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譚文生表示,黃秋葵收入穩,比較好管理,還有點耐旱,要是沒有水,也一樣長好。東方村有60%農戶都在種植,去年有七八戶,今年有二十多三十戶。
相對于大部分蔬菜,黃秋葵具有易管理、市場前景可觀等特點。看準這一商機,2013年保亭宇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引導東方村委會的農戶科學發展黃秋葵種植產業,并為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扶持。
保亭宇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偉宇說:“種植技術都是我們培訓,我們有技術人員固定住在這邊,就是從種一直到收,一直有技術人員在負責。咱們銷售現在目前為止網站上也銷售,全國的批發市場我們也都在做,都是發空運的,每天早上采下午發。”
為了確保銷路暢通,公司還采取了定向、訂單銷售模式,充分利用網絡打開銷售渠道,為農戶種植黃秋葵提供銷售保障,使得許多農戶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如今,經過鄉政府的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的扶持帶動,南林鄉當地農戶對發展黃秋葵種植產業積極性高,目前黃秋葵已發展成為南林鄉的一項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