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至前夕,記者到加區加北鄉采訪,聽說大興安嶺地區第一個種植棚室葡萄的專業戶楊海廷就在加北村,這引起記者的濃厚興趣。
走進楊海廷的溫室大棚,因為時至寒冬,并沒有看見“滿架高撐紫絡索,一枝斜亸金瑯珰”的景象,只見楊海廷正準備2015年種植葡萄的秧苗、葡萄架等。他對記者說,“現在已經拔園了,要是10月份那時候來,就能看到大棚里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掛滿了架……”
楊海廷,加北鄉加北村八組村民,57歲,從事棚室蔬菜種植30多年,棚室主要以春夏菜為主。2009年春,楊海廷在吉林省的親戚家中,發現葡萄種植經濟效益非常高,他心中暗想,如果我家的大棚里也能種植葡萄該有多好……臨走時他向親戚要了幾棵葡萄苗帶了回來。
對于始終跟棚室蔬菜打交道的楊海廷來說,種植葡萄冒著極大的風險,媳婦極力反對并勸說他,還是踏踏實實種點菜,家里的經濟收入全靠這大棚蔬菜,種植葡萄,一沒有先例,二沒有經驗,三沒有技術,這樣太冒險了。然而,楊海廷偏有一股“犟勁”,從帶回葡萄苗那天起,楊海廷每天小心翼翼的照顧著葡萄苗,只要有空閑時間,他就會拿起書本學習種植葡萄技術,遇到什么問題他就打電話咨詢吉林的親戚。經過一年的辛苦實驗栽培,楊海廷獲得了成功,成為大興安嶺第一戶種植葡萄成功的農民。第二年,楊海廷種植了一個棚室的葡萄,全部獲得成功。聽說楊海廷種植葡萄成功,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學習葡萄種植技術,他都毫無保留免費傳授。
2014年,楊海廷粗略地計算一棚的葡萄純收入可達到2萬多元,經濟效益是種植春夏菜的好幾倍。說起今后的發展,楊海廷說,全村都富裕,我的心里才高興,我要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目前,在他的帶領下,加北村日光溫室小區的農民都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種植的品種,努力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