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空氣清新,陽光普照,一群豬兒在山坡上的樹叢間追逐、覓食。這時從樹林中走出一個苗族漢子朝我們打招呼,這個人叫楊文光,家住晴隆縣碧痕鎮新坪村民族組。
今年52歲的楊文光,初中文化程度,黝黑結實,看上去就是一個吃苦耐勞的農家大漢,前些年才喂養兩頭本地母豬,近年來,為了擴大養殖規模,投資20多萬元,在山坡上建起了500多平方米的豬圈,喂養母豬31頭,發展仔豬300多頭,由于精心管護,注重疫病防治,年收入15萬元,走上了致富路,全家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你為什么選擇離村寨1公里遠的山坡上養豬呢?”筆者好奇地問。
“山坡上養豬的好處多嘍,空氣新鮮,不會影響村民生活,8年來豬兒從未發生過瘟疫……。”楊文光邊豬喂食邊回答。
說起養豬經驗,楊文光滔滔不絕:小豬崽出生20幾天后就要打豬瘟疫苗,一個多月后要預防5號病,2個多月還得再打一次豬瘟疫苗;母豬飼料該怎么配,高熱病如何預防……
楊文光笑著說:“養了這么多年的豬,我也是邊學邊問,請教了不少人,看了不少關于養豬方面的書,怎么也得積攢一點經驗吧。村里人都笑說我這人很‘專一’,對養豬情有獨鐘呢!”
楊文光富了,并沒有忘記苗族父老鄉親。談起今年的打算,楊文光充滿信心地告訴筆者:“今年計劃籌資6萬元,修建兩圈房,上層喂養1000多只綠殼蛋雞,下層繼續喂豬,動員村民依靠科技發展養殖業,組織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帶領村民養殖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