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4日召開的全市農機保險培訓班會議上獲悉,棗莊市從今年開始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機保險工作,解決購機農民的后顧之憂,為農業安全生產再增砝碼。
近年來,農機部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提高農機“三率”為重點,實施了一系列惠農服務措施,全市農機安全有保障,未發生較大安全事故。
農機部門嚴格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任務層層分解到基層、到個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農忙季節及重要節假日等時期,實行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值守,深入開展一系列安全整治活動,努力消除安全隱患。
實施網格化管理。在全市建立了市、區(市)、鄉鎮及村(居)、農機合作社、銷售企業、維修網點等4級網格,共2537個農機安全主體,形成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機安全監管網絡,實現了安全監管“無盲點、無縫隙”。
強化農機安保措施。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與棗莊永安保險公司聯合啟動了已停止多年的農機保險工作,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了新的保障。強化了與公安交警、安監等部門的密切合作,聯合開展鄉村道路及重點區域農機安全監管,重點查處無牌行駛、無證駕駛和未安檢機械等違法行為,去年累計出動監理人員400余人次,查糾違法違規行為2300起,有效消除了農機安全隱患。
強化為農服務措施。組織農機監理人員對農機掛牌入戶、年審等開展電話預約等服務,打造了流動“農機安全監理站”品牌,促進了農機“三率”穩步提升;組織開展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及現場急救知識培訓,農機救援人員的業務素質進一步提升。聯合聯通、中石油開展了系列便民、惠民措施,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調動廣大農機手自覺納入農機安全網格化管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