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經營農機發家致富,這在臨邑縣農村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近年來,臨邑有數家合作社靠投資經營農機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像夢實合作社按照社區控股51%,村民控股49%運作,通過采取“政府補一塊、廠家讓一塊、銀行貸一塊、干部群眾籌集一塊”的方法,解決資金40余萬元的啟動金,一次購置6臺聯合收割機,為村民提供統一機收服務,不僅滿足了周圍1251名社員2906畝耕地的機械作業需求,還帶動了全村致富。目前聯合收割機已更新了好幾代,人員也富了一批又批。目前雖然聯合收割機仍是機手投資的首選,但已不是唯一的選擇,農機致富途徑花樣多。
小麥聯合收割機趨于飽和但仍受到廣大機手的青睞。去年全縣新增小麥麥聯合收割機150于臺,而且多數都是價值十余萬元的高性能聯合收割機,作業效率更高、作業質量更好。以往老舊的聯合收割機被逐步淘汰。從作業效益來看,跨區作業是聯合收割機創收首選,作業時間集中在夏秋農忙兩季,作業收入也在5萬元左右。
玉米聯合收割機是近幾年機手競相投資的熱點。投資玉米聯合收割機多是從事收割還田“一條龍”作業,技術含量更高,作業效益更好。臨邑縣去年新增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機356臺,實現機械化收割玉米收獲面積73余萬畝,玉米機收率達90%以上。
秸稈還田機已是機手投資的主動選擇。秸稈機械化還田以往都是政府強制行為,機手多是不得已而為之。而自去年以來,省財政加大補貼力度,加之秸稈禁燒工作加大,農民實行秸稈機械化還田的積極性驟然升溫,全縣新增大中型拖拉機650臺,秸稈還田機285臺,實現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80余萬畝。實行機械化還田已是處理農作物秸稈的主要辦法。
谷物干燥機“新武器”已成為機手瞄準新方向。凡是能減少用工、提高效率的機械就有人愿意投資,近年來,隨著該縣家庭農場的發展,土地規模經營面積越來越大,為這些新式農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投資這些農機效益更好,投資回收期更短。去年透過考察有意向購買的就有五六人,而中興合作社理事長一人就購進了3臺烘干機。新型機械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