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組建的雅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食藥監管局),將食藥監局監管服務職能貫徹落實到實施雅茶產業“1235”戰略的工作實際中,有力落實“四位一體”的監管責任,提出了“提升茶葉質量、助推雅茶發展”的對策措施,推動了雅安茶業轉型升級和加速發展。
服務大局 搭建產業升級舞臺
去年,我市下發了《關于加快雅茶產業發展 建設茶業強市的意見》,提出了“1235”戰略,明確要把雅茶作為我市的特色產業,生態產業,民生產業來發展。
怎樣抓好特色產業,怎樣將其作為民生產業來發展?首先得摸清“家底”。
目前,我市食品生產企業235家,其中120家為茶葉企業。
可現實是,茶葉加工中標準化意識差,規模以上企業不多。
作為茶葉質量安全把關的職能部門,市食藥監管局承擔了牽頭組建“雅茶生產加工企業聯盟”的任務。
從2014年5月起,市食藥監管局組織人員,多次深入茶葉企業檢查調研,制定了《雅茶標準化生產企業聯盟實施方案》,成立了“蒙頂山品牌標準化生產企業聯盟”、“雅安藏茶標準化生產聯盟”和“高山有機茶標準化生產企業聯盟”,制定了《茶業生產良好規范》(地方標準),申請加入聯盟的企業按照《規范》進行生產加工,企業可按照政府獎勵政策和標準享受技改補貼。
聯盟的成立,指導規范了一批茶葉生產加工企業,部分企業積極進行技術、設備改造和質量控制工作,自覺按照GMP良好操作標準實施清潔化生產,確保我市茶葉產品質量安全,為全力助推雅茶產業的崛起和發展做好質量保障。
突出監管重點 為茶企“雪中送炭”
制約我市茶葉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企業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偏低,70%以上茶葉加工為小作坊和小機坊,產品技術含量低。
針對此情況,市食藥監管局將監管職能前移,深入到企業施工現場,服務災后雅茶產業發展。四川蒙頂山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食藥監管局雪中送炭,把我們扶上馬,送一程”。
同時,還大力開展宣傳培訓工作,不斷強化茶葉生產加工企業的質量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聘請川農大教授、食品專家,集中免費為企業負責人授課。
用好“利劍” 提升茶葉品質
盡管雅安茶在省內乃至全國多次獲得過好的獎項,但仍存在著部分茶葉小作坊以次充好,冒用“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品牌的情況,擾亂了茶葉市場競爭秩序,影響了雅安茶葉的聲譽。
針對這種情況,市食藥監管局多舉措出擊,為我市進一步規范特色產業,做大茶葉強市打下堅實基礎。
一方面是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去年共計抽檢茶葉產品240批次。另一方面,抓好日常監管巡查。結合雅安實際,督促企業在原材料管理、添加劑使用、產品出廠檢驗方面嚴格自律。
此外,分批對全市茶葉企業法定代表人進行了集中公開約談,簽訂《行業自律公約》,監督企業落實好主體責任。
同時,加大專項整治的力度。組織開展了茶葉、標簽標識專項整治,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對《食品安全法》落實情況的專項檢查,對茶葉產品專項檢查。
探索新經驗 壯大茶產業
茶葉質量是茶產業發展進步的標志之一。2014年,市食藥監管局承擔了“藏茶發展戰略” 課題研究。7月,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安化、咸陽等地黑茶產業發展經驗。
同時,對雅安藏茶和湖南、陜西兩省的黑茶原料及成品,分別進行了感官審評和理化成分測定,對比分析。以此找準制約質量提升的問題,向市政府提交了《雅安藏茶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明確提出了雅安藏茶質量現狀和發展方向。
目前,市食藥監管局已完成了《雅安藏茶雅安市地方標準》文本撰寫和實物標準樣的制作,為雅安藏茶質量提升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