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山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市場暨“雙72點”創建活動現場會上獲悉,今年10月,中山市將建成72個市民自行申請食品質量檢測服務點及72處食品安全投訴點,市民可在服務點申請免費的食品綜合快檢服務及進行投訴舉報。其中,對蔬菜農藥殘留的檢測僅需半個鐘。對于市民的投訴舉報,市場需在3日內作出處理,無法達成和解的,2個工作日內需提交食藥監所處理。
全市237處農貿市場中建72檢測點
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政府將“在市鎮兩級農貿市場設立市民自行申請食品質量檢測點72個和食品安全服務點72個”列入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隨后,又在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將《關于加快我市市鎮兩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的議案》作為大會一號議案。“要求我們在市一級建立中山市食品藥品綜合檢測中心,鎮一級建立綜合快檢中心。”。
據介紹,中山全市共有237處農貿市場,將建設72處檢測點及投訴點,建設一批示范單位。“港口市場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市場的創建已經為其他71處市場的創建提供了一個模板。市里要求12月份完成‘雙72點’的創建,我們現在為了更早地服務市民,力爭10月份就將向市民全面開放。屆時,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人大代表、新聞媒體的監督,更多的是群眾對我們工作的驗收”。
示范市場將實行動態監管
如何才能成為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市場呢?據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顏臺璐表示,選擇示范市場,首先需注重信用,“要連續經營二年以上,且近兩年內無重大違規失信行為和市場內食品經營者無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近兩年內對市場內食品經營者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時未因主觀故意出現嚴重不合格的情況”。然后才是硬件配備,據他介紹,示范市場需設立市場管理辦公室,配備存放食品經營者有關資料的檔案柜,經營場所內配備電子顯示屏和電子觸摸屏發布監測信息。
設置市民食品質量檢測服務點及食品安全投訴點,市場內必須設立專門的工作室,包括采樣區、檢驗區及操作區三部分,并配備農藥殘留檢測儀、意見箱等硬件設施。顏臺璐表示,72處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市場實行動態監管,“達不到示范要求的,我們就把它的牌子摘掉”。
顏臺璐還介紹,樣品受理范圍及樣品檢測指標受人員、經費的影響,由于是免費檢測,檢測經費、試劑及檢驗設備全部由政府及市場方提供,“等我們全面鋪開了,等到下一步經費、人員跟上來了,還會考慮增加檢測項目,包括水產品,比如魚類孔雀石綠等項目的檢測,總之是一步步摸索著進行”。
3日之內需給投訴人答復
下午,記者來到示范點之一港口市場的食品安全投訴點,表示想進行投訴,工作人員隨即交給記者一份《接受消費投訴、舉報登記表》。其上需填寫投訴方信息;包括經營者檔位、聯系電話等,及食品名稱、憑證種類、購買日期等購買情況。
據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于消費申訴,若達成和解,雙方簽字確認才能出處理結果。市場自行受理的消費投訴,需在受理之日起3日內作出處理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回復投訴人;無法達成和解的,則應于2個工作日內提交其轄區的食藥監所做處理。而接到了食藥監所轉來的消 費 申訴、投訴,則需自其接到之日起3日內作出處理,并反饋結果給投訴人及食藥監部門。對消費投訴反映的事關社會穩定和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突發事件、重大事件則需立即向食藥監部門報告。
“暫時還沒有市民來檢測”,據港口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監測點剛剛啟動,市民基本還不知道這一消息。此外,因為蔬菜等食品的檢測結果每天會張貼在市場門口,市民看到后可能選擇不再重復檢測。
記者體驗:港口市場檢測點配備7名相關責任人
隨后,南都記者來到位于港口市場二樓的市民自行申請食品質量檢測點,發現檢測點被嚴格區分為采樣區、檢驗區和操作區三部分,在檢驗區及操作區內擺放了各類快檢設備,而該檢測點配備了7名相關責任人。
除市民自行送檢外,每處檢測服務點需根據其自身檢測能力,每天對一類食品進行受理和檢測,例如星期一統一受理蔬菜、星期二統一受理新鮮豬肉,以此類推。
現場,記者還跟隨市場檢測人員做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實驗。檢測人員首先提取了5克菜樣本,切碎后加入了10毫升的專用緩沖液,在儀器內震蕩兩分鐘后,用濾紙進行過濾,然后取上清液。接下來是樣品測試的過程,通過8個步驟的儀器操作,半小時后,得出結論。
24小時均可進行投訴
在港口市場一樓,南都記者看到兩臺信息終端,上面寫有“中山市食品安全信息化投訴查詢系統”的字樣,包括5個選項:食品安全投訴、公告公示、市場商品查詢等。顏臺璐表示,該終端是示范市場的標配,是為了通過信息化手段將投訴舉報受理時間予以延伸,“自助投訴、自助舉報,可以實現市民24小時均有辦法可以進行投訴,同時,市民還可以通過這個終端查詢到其投訴、舉報受理的情況,可以更加方便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