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是湖州市茶葉主要出口市場,2013年湖州市茶葉輸歐美1.75萬噸、貨值3866萬美元,分別占全市出口茶葉總量的51%和39%。然而進入到2014年,歐美屢設壁壘抬高門檻,致使我輸歐美茶葉遭遇了極大困難。“歐盟原本就‘壁壘最厚’,2013年就對相關法規進行了14次修訂,且持續對華進口茶葉實施10%的口岸查驗比率,2014年又推出兩個新規,其技術性貿易措施頻頻加碼,使得湖州市茶葉企業在輸歐茶葉貿易道路上步履維艱。”記者從市檢驗檢疫部門了解到,歐盟對進口茶葉農藥殘留的限量標準和檢測要求調整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歐盟在2014年1月31日公布并于8月25日正式生效的法規eu87/2014,將茶葉中啶蟲脒等4種農藥的殘留限量加嚴1倍,其中啶蟲脒作為我國茶葉種植廣泛使用的農藥之一,限量從0.1mg/kg加嚴為0.05mg/kg;另一方面歐盟從2014年起對華茶葉增加了唑蟲酰胺、氟啶脲、氟鈴脲、蒽醌等項目檢測,這些雖不是我國茶園登記農藥,但由于殺蟲高效、廣譜,近幾年農業部門正在部分產茶區推廣實驗,而蒽醌的復合物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目前尚不清楚其在茶葉中殘留的原因和途徑,而歐盟一律采取極其嚴格的0.01mg/kg的“默認標準”。因此,歐盟新法規和措施對湖州市出口茶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些新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給出口歐盟茶葉貿易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與此同時,美國2014年也提高了茶葉中農殘限量標準,且部分主要進口商更是直接采用苛刻的歐盟標準控制農殘,使湖州市出口美國茶葉也接連受阻。
盡管茶葉輸歐美關卡重重,但歐美市場仍然受到湖州市一些茶葉出口企業的青睞。據悉,茶葉出口非洲市場僅3.5%至4%的利潤,而歐盟市場的單價高出平均出口單價40%。近年來隨著用工和原料價格不斷攀升,使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出口茶葉利潤逐年下降并滑入價格戰深淵,迫使部分企業放棄“低價跑量”經營路線,嘗試轉戰安全標準十分苛刻的歐盟市場,以追求更高利潤。
面對進口國不斷加嚴的貿易技術措施,湖州市檢驗檢疫部門在密切關注,同時第一時間向有關職能部門和出口企業發出預警信息,在此,也提醒企業要及時調整基地使用農藥種類,加強對輸歐美茶葉的監控檢測,加強與客戶的溝通,提高通關能力,暢通檢企交流渠道,應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