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計劃署1月13日表示,中非共和國2012年底因族裔和宗教分歧而引發暴力后,到目前為止,局勢仍然很不穩定,安全狀況充滿變數,政治氣氛非常緊張,經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能夠恢復。糧食署特別指出,當前安全局勢的任何動蕩都會對平民獲得人道主義援助產生嚴重后果。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比爾斯13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該署與合作伙伴在今年9月下旬對中非共和國全國范圍內的2000多個家庭進行了一項調查,以評估如何更好地為有需求的人口提供短期和長期的糧食援助。
調查顯示,大約有30%的人口,相當于150萬人被評估為中度和嚴重缺乏糧食,居住在親朋好友家中或者營地中的流離失所者是最脆弱的群體。
最缺糧的是貧困家庭、婦女當家的家庭、流離失所者或者剛剛返回家園的人,這些人口的主要糧食來源依靠市場,但他們往往沒有錢購買糧食。同時,有些地區――包括首都班吉,不斷出現暴力,人口的流離失所率很高,這些地區的人口糧食保障最差。
糧食署指出,中非共和國人口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是銷售糧食,占該國人口收入的大約60%,但當前糧食生產處于非常低的狀態,阻礙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資金投入、缺乏就業機會、缺乏土地和其他生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