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壽光市文家街道北官橋村村民李鳳杰正在家中對剛采摘下來的韭黃進行挑揀包裝,包裝好的韭黃將由村合作社統一協調銷售。村黨支部書記孫廣文介紹,自從村里成立了韭黃專業合作社,申請了商標后,北官橋的韭黃越來越有名,根本不愁銷路。
韭黃的盛產和盛銷得益于文家街道在品牌推廣方面的努力。在文家街道先鋒營村,“獨根紅”韭菜已經成為當地菜農致富的法寶。早在2009年,“獨根紅”韭菜成為壽光市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并注冊“文家坡”商標。目前,“獨根紅”韭菜名氣越來越大,已經開始拓展海外市場。
品牌效應,就是發揮品牌的產業帶動優勢,實現效益最大化。“桂河芹菜”采用傳統窖藏工藝,締造了清脆爽滑的獨特口感。2009年,桂河芹菜成功申請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知名度逐漸打響,該市通過精品包裝,進一步形成“公司+合作社+種植戶”發展模式,打響了這一農業品牌。壽光市稻田鎮桂河三村的芹菜種植戶董廣峰介紹,村里依托合作社種植芹菜的規模越來越大,依托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通過標準化種植、企業化運作,對桂河芹菜這一農業品牌進行整體推介和科學的市場定位,把桂河芹菜定位為中高端壽光特色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在形成品牌效應的同時,也給種植戶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一種產地標志,也是質量標志。要想讓品牌“打得響”、“站得住”,就要在品牌宣傳推廣和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壽光通過推進“三品”認證、商標注冊和名牌申報,加大引導農業企業品牌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同時,嚴把產品質量關,提高可信度,使蔬菜品牌得到長期培育和發展,并充分挖掘產品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蘊,注重產品包裝設計,形成特色突出的品牌名片。
壽光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管理科科長劉泉華說:“品牌是產品的身份體現,有品牌才能受消費者關注,受關注才能有價值、有競爭力。”2014年,壽光新增注冊商標600余件,其中農副產品商標140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件。截至2014年底,壽光共有注冊商標4800余件,馳名商標17件,著名商標60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7件。現如今,農產品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企業主動、政府推動的創牌氛圍日漸濃厚,品牌創建之路實現由“量”的積累到“質”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