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推進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從1月15日起,限制區內各類經營場所取消活禽交易,銷售的家禽產品必須經政府認可的集中屠宰廠(場)集中屠宰出廠,并附有“兩證一標識”。
屠宰運輸過程實時監控
實行生鮮家禽上市是目前防止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有效措施。方案提出,從15日起,在南海區中心城區內即桂城街道桂瀾路以西區域(以下稱“限制區”)實現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在限制區內所有批發、零售市場,商場超市以及餐飲服務單位等各類經營場所不得存在活禽交易行為,不得在現場宰殺活禽。
方案同時提出,限制區內的各類經營場所須嚴把準入關,銷售的每批家禽產品必須是經政府認可的集中屠宰廠(場)集中屠宰出廠后,并附有“兩證一標識”的家禽產品。“兩證”指駐場官方獸醫開具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B證》、屠宰企業出具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標識”指屠宰企業統一標識(腳環或條形碼等)。
家禽屠宰廠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如何?屠宰、冷鏈配送過程中如何保證質量安全?南海區桂江家禽屠宰廠廠長周杜強介紹,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工作人員已到位,“我們會嚴格把關,進廠的家禽有來源證明和官方獸醫開具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等才可進廠集中屠宰。”周杜強說,屠宰全部實現機械化,屠宰好的家禽進入冷鏈配送車即貼好封條,屠宰、運輸過程由監控系統實時監控,保證其過程安全衛生。
多方聯動多管齊下監管
要使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實到位,讓市民吃得安全、放心,制度保障、監管到位是關鍵。根據方案,南海區政府組織成立了聯席會議工作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各成員單位應分別安排5-6人的專門執法隊伍,按照各自職責自行查處相關違法行為。桂城街道成立對應的領導機構和執法隊伍,形成區、鎮(街道)聯動機制。
方案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如區政府負責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工作,區食安辦負責組織對各成員單位開展試點工作的督查。
成員單位中,區農林漁業局則負責做好活禽及其產品各個環節的防疫檢疫,組織落實動物疫情監測,實施對家禽集中屠宰廠(場)的監管,嚴查限制區內違反家禽集中屠宰行為;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家禽產品進入各類經營場所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區工商局則負責查處限制區內各類市場違法從事活禽經營行為;區衛計局則對市場開辦方落實預防、控制傳染病措施進行監督檢查;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協助開展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相關執法行動,加大對傳播謠言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網絡輿情監控;區流管辦加強出租屋的管理,嚴禁儲存、圈養活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