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縣以蔬菜標準園建設為抓手,狠抓蔬菜產業基地建設,大力引進和培育蔬菜種植業主,突出抓好蔬菜銷售市場培育,推進全縣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產量突破170萬噸,實現產值46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50%,占全縣種植業產值的72%。蔬菜產業成為種植業第一大產業,在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就業、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
抓蔬菜標準園建設
以實施蔬菜標準園建設為抓手,推進蔬菜生產的園區化,產品質量的標準化。實行三級聯創,縣政府每年把縣級蔬菜標準園建設分解到各鎮(街道),并列入全縣科學發展目標考核;按照市級蔬菜標準園創建規范,對建設標準高、法人主體明確、發展勢頭好的園區申報創建市級蔬菜標準園區;達到農業部蔬菜標準園“五化”標準和“六統一”要求的園區申報創建國家蔬菜標準園。2014年全縣共建設蔬菜標準園19個,其中國家級蔬菜標準園4個,市級蔬菜標準園5個,縣級蔬菜標準園10個。
抓蔬菜產業基地建設
按照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堅持集中連片發展,大力推行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全縣建成曲堤黃瓜、垛石番茄、仁風富硒西瓜、回河西紅柿、太平寶西瓜、崔寨香瓜、濟陽食用菌、孫耿土豆、新市辣椒等九個瓜菜特色品牌基地,形成了“一鎮一品”的產業格局。2014年新增瓜菜大棚5000個,新增規模片區51個,全縣瓜菜大棚總數達到10.4萬個。
抓蔬菜“三新”示范工作
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是蔬菜生產的“三新”。2014年全縣共引進14個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市場潛力大的國內外新品種試點示范,篩選符合濟陽土壤和溫光條件的優良品種。育苗重點推行工廠化育苗、穴盤育苗和設施育苗,全縣規模化育苗企業達到12家,年育苗量2億株。山東安信種苗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為全省首家上市的蔬菜育苗企業。播栽重點推廣黃瓜周年栽培技術,改一大茬為兩茬栽培,使黃瓜生產實現周年生產,畝增產5000公斤。以承擔國家大宗蔬菜技術體系試驗示范為支撐,建立品比試驗基地2個,建立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基地2個。
抓蔬菜市場主體營銷
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引進和培育蔬菜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業主。通過財政資金、項目資金牽引,帶動一大批農業業主、龍頭企業發展蔬菜產業,建設標準化基地,增強蔬菜龍頭企業和農業業主的示范帶動作用。2014年全縣新引進蔬菜種植業主12個,新建蔬菜專業合作社18個,全縣瓜菜專業合作社達到327個.通過參加中國(山東)農博會、上海綠博會等,大力宣傳濟陽蔬菜產品,不斷拓寬蔬菜銷售渠道,暢通銷售市場。全縣共有產地批發市場12處,曲堤、垛石被農業部確定為定點批發市場,曲堤黃瓜銷售有限公司積極拓展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北方市場,年交易量12億斤,交易額17億元。
抓蔬菜產業政策扶持
縣政府連續九年出臺實施促進大棚瓜菜生產的以獎代補政策,2014年啟動并實施了加快全縣蔬菜大棚產業發展推動貧困村脫貧致富的實施意見,開展了蔬菜大棚政策性保險補貼,探索實施蔬菜大棚抵押借款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和專業大戶到濟陽投資興業,全縣共落實涉農資金3000萬元用于蔬菜產業發展,帶動社會資金投入1.2億元,為蔬菜產業發展增添了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