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興仁縣城北街道鎖寨村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大棚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種植,走出一條實現助農增收的新路子。
鎖寨村地處馬路河流域上游,村落四面環山,氣候溫和,植被保存也較為完好,距縣城僅有3公里左右,區位優勢較為突出。由于全村耕地面積較少,村民靠傳統農業種植難以發家致富。近年來,該村積極轉變發展思路,依托充沛的水源和氣候環境的優勢,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產業,成立了綠源生態農業合作社,以種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為主。5月21日,記者來到該村蔬菜種植基地看到,一頂頂大棚錯落有致,多個大棚內種植的小青瓜、西紅市、辣椒、豇豆、白菜苗等長勢喜人,目前正值大量上市。早已銷售一空的部分大棚內其它蔬菜作物已育好了下一季種植的秧苗。正在大棚內采摘豇豆的村民陳章鴻告訴記者,他家自加入鎖寨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來,修建了4個大棚,現在已賣了三季,共賣得3萬多元,比起以前傳統的蔬菜種植方法要強三四倍。
據了解,鎖寨村自去年10月成立綠源生態農業合作社以來,通過公司+農戶+基地模式,整合土地300畝,建大棚26個,目前已初見效益。城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下半年該街道將繼續整合資金,積極支持鎖寨村新建30個蔬菜大棚,進一步拓展蔬菜產業發展空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帶動周邊更多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