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國際對蝦進口貿易同比增長5%~6%,排名前十的進口國家和地區依次為歐盟、美國、日本、越南、韓國、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墨西哥、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合計進口量為85萬噸。各地需求趨勢增減不一,其中日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加拿大進口量下滑,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量保持積極上漲趨勢。
厄瓜多爾是對蝦最大供應國,印度緊隨其后,這兩個國家的月均出口量近2.4萬噸。其他主要的出口國還有越南、中國、印尼和泰國,中國和印尼的月均出口量在1.3萬噸左右,越南的出口量沒有具體統計,不過預估比中國和印尼的高。
日本市場
今年上半年,日本的對蝦進口量為28200噸,同比有所下降。熱帶蝦的市場份額被來自阿根廷和俄羅斯聯邦的便宜冷水蝦替代。這一時期,原料冷水蝦的進口量為17037噸,同比增長34%,但這仍無法彌補熱帶蝦進口量大減23491噸的空缺。日本蝦市場的五大供應國依次是越南、泰國、印尼、阿根廷和中國。
美國市場
今年上半年,美國市場主要供應國印尼、厄瓜多爾和越南的供應量分別增長34%、19%和77%,這使美國對蝦進口總量提高11%。各種產品類型的供應都有所上漲,其中半加工和加工產品進口額在30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50%。
印尼作為美國蝦市場最大的供應國,印尼蝦的進口均價提高40%,這與15、21/25規格的帶殼易剝離蝦和蝦仁進口量增加有關。另外,越南蝦進口額增長70%,厄瓜多爾蝦增長30%,泰國蝦增長10%。
歐盟市場
厄瓜多爾、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等三個國家由于優惠關稅稅率的緣故,三國供應量有所提高,上半年對蝦供應量合計為25360噸,同比增6%。其中厄瓜多爾是第一大供應國,擁有18.7%市場份額,供應量比去年增加12.7%。印度是第二大供應國,供應量增長38%。印尼供應量增長35%。而泰國供應量因年初普惠關稅制度的到期而劇降55%。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供應量因為零關稅分別增長25%和31%。
亞洲/太平洋地區
亞太地區的對蝦進口大國有越南、中國、韓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大利亞。其中,越南可能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養殖蝦進口國,其上半年凍蝦的進口量在5萬噸左右,厄瓜多爾和印度是其主要供應國,印尼、孟加拉和其他國家的供應也有所增長,越南進口的蝦多用于再加工后出口。
而中國進口的蝦多是用來滿足國內消費,上半年冷、暖水蝦的進口量都有所增加。為供應中秋節期間的消費,7-9月份的進口仍保持增長趨勢。因存在非法邊境貿易,中國實際的對蝦進口量比實際數據統計高得多,尤其是從越南和緬甸的進口數據。國內養殖蝦的供應短缺已經影響到中國蝦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