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出苗或出苗極少。產生原因:(1)種子失去了發芽力;(2)地溫、氣溫過高或過低,苗床通風透光差,床土含水量過高或過低,床土施肥量過多,覆土厚。解救方法:(1)做發芽試驗和種子消毒工作;(2)扒土檢查,如果種芽已死,應馬上播種;如床土有病菌感染秧苗,應換床催芽再播;(3)如果播種時種子萌發率很高,扒土檢查有發芽勢,則須通過改善環境條件來消除障礙。
2.出苗不齊,間隔時間長。產生原因:(1)畦溫不一致,床面不平,覆土薄厚不一;(2)種子發芽勢不好;成熟度不一致,貯存過程部分受潮,新陳種子混雜;(3)苗床漏入雨水,地下害蟲局部危害,床土中拌入的化肥不均勻,解救方法:(1)創造良好的育苗條件,床面盡量整平,床土整細并消毒殺菌;(2)播前做發芽試驗,避免新陳種子混雜;(3)苗床蓋膜應嚴密,少留缺口,播前拌藥處理種子,床土中有機肥和化肥應拌均。
3.頂蓋與帶帽苗。產生原因:(1)播種前底水過少,畦面濕度不夠,萌發后種皮種胚之間的黏液被畦面土吸干而失去潤滑作用,幼苗連殼伸出地面;(2)覆土過薄,壓力不夠,帶帽而出;(3)種子飽滿,有殘缺和損傷,或貯存年限長,出芽力差,不易將種皮頂破,以致頂蓋出土。解救方法:(1)用噴壺于早上灑些水或撒些濕潤細土;(2)盡量用新種或發芽率高的種子播種;(3)人工挑開種皮。
4.藥害苗。產生原因:用藥量過大,濃度過高,苗床過干。解救方法:嚴格掌握好用藥和用藥濃度,施藥應均勻,用藥的苗床,在播種前要多澆底水,保持土壤濕潤。發現藥害,應及時噴水,稀釋藥劑濃度,也可提前分苗,讓菜苗離開原苗床,緩解藥害。
5.漚根苗。產生原因:苗床土壤水份經常處于飽和狀態,濕度過大,缺少空氣。解救方法:(1)控制苗床澆水量;(2)防止大水浸灌。一旦發生漚根,應及時通風排濕;(3)增加蒸發量;(4)撒干土吸濕;(5)勤中耕松土,增加通透性。
2.出苗不齊,間隔時間長。產生原因:(1)畦溫不一致,床面不平,覆土薄厚不一;(2)種子發芽勢不好;成熟度不一致,貯存過程部分受潮,新陳種子混雜;(3)苗床漏入雨水,地下害蟲局部危害,床土中拌入的化肥不均勻,解救方法:(1)創造良好的育苗條件,床面盡量整平,床土整細并消毒殺菌;(2)播前做發芽試驗,避免新陳種子混雜;(3)苗床蓋膜應嚴密,少留缺口,播前拌藥處理種子,床土中有機肥和化肥應拌均。
3.頂蓋與帶帽苗。產生原因:(1)播種前底水過少,畦面濕度不夠,萌發后種皮種胚之間的黏液被畦面土吸干而失去潤滑作用,幼苗連殼伸出地面;(2)覆土過薄,壓力不夠,帶帽而出;(3)種子飽滿,有殘缺和損傷,或貯存年限長,出芽力差,不易將種皮頂破,以致頂蓋出土。解救方法:(1)用噴壺于早上灑些水或撒些濕潤細土;(2)盡量用新種或發芽率高的種子播種;(3)人工挑開種皮。
4.藥害苗。產生原因:用藥量過大,濃度過高,苗床過干。解救方法:嚴格掌握好用藥和用藥濃度,施藥應均勻,用藥的苗床,在播種前要多澆底水,保持土壤濕潤。發現藥害,應及時噴水,稀釋藥劑濃度,也可提前分苗,讓菜苗離開原苗床,緩解藥害。
5.漚根苗。產生原因:苗床土壤水份經常處于飽和狀態,濕度過大,缺少空氣。解救方法:(1)控制苗床澆水量;(2)防止大水浸灌。一旦發生漚根,應及時通風排濕;(3)增加蒸發量;(4)撒干土吸濕;(5)勤中耕松土,增加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