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國內生物農藥現狀及發展趨勢

   日期:2015-10-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2    
生物農藥傳統意義上主要是指可以用來防治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體,發利用細菌、病毒、真菌、線蟲及拮抗微生物等來控制病蟲草害的制劑。現在,生物農藥的概念已擴展,定義為用來防治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體及其代謝產物和轉基因產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劑,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線蟲、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抗病蟲草害的轉基因植物等。 
  生物農藥傳統意義上主要是指可以用來防治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體,發利用細菌、病毒、真菌、線蟲及拮抗微生物等來控制病蟲草害的制劑。現在,生物農藥的概念已擴展,定義為用來防治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體及其代謝產物和轉基因產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劑,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線蟲、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抗病蟲草害的轉基因植物等。

  近年來,國外生物農藥的研發應用發展迅速。針對化學農藥日漸顯出的種種弊端,一些國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選擇性強、效能高、無污染的生物農藥。目前,在生物農藥中,國際上最常用的真菌是白僵菌和綠僵菌,它能防治200種左右的害蟲;最常用的細菌是蘇云金桿菌,主要用于防治棉、菜、果等150多種鱗翅目及其他多種害蟲,藥效比化學農藥高55%;而病毒殺蟲劑則可有效防治斜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SLNPV)等難癥。國際上已有商品化的生物農藥約30種,僅B.t.制劑一項,1997年銷售額就達9.84億美元。統計資料表明,美國生物殺蟲劑銷售額1990年為1500萬美元,而到2000年估計已達6億美元。中國近3年生物農藥增長了80%,2000年銷售額所占比例由9%上升至20%,可以肯定的說,只要農業發展需要,生物農藥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國內產品現狀

  中國生物農藥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初,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已初步形成了30余家研究機構,大約200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全國約有2000家農藥生產企業),主要品種有B.t.殺蟲劑、農用抗生素(井岡霉素、瀏陽霉素、多抗霉素、阿維菌素等)、植物源農藥(魚藤酮、皂素煙堿、楝素等)、轉基因植物(抗蟲棉、抗白葉枯轉基因水稻等)、病毒類農藥(斜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等)、真菌類農藥(白僵菌、木霉菌等)、植物生長調節類農藥(5406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等)。

  隨著全球生物技術熱浪的興起,無公害、無污染、無殘留、成本低且不易產生抗性的優點使生物農藥重獲青睞,并以年銷售額增長10%-20%的速度獲得迅速發展。據《農藥登記公告》資料統計,在中國研究較多并有產品商品化的生物農藥主要有以下幾類:

  蘇云金桿菌 (B.t.)B.t. 起始于60年代,至今已發展到80個廠家,每年生產約3萬t產品,在20多個省市用于防治糧、棉、果、蔬、林等作物上的20多種害蟲,使用面積達8000多萬畝。目前B.t.的開發工作正在向改善工藝流程和提高產品質量方向發展,同時繼續尋找自然存在的B.t.新菌系和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已確定的菌系基因形成轉合的B.t.菌系。

  核型多角體病毒(NPV) 該類專一性較強,發展很快。目前已開發出10多種產品,包括棉鈴蟲、菜青蟲、斜紋夜蛾、茶尺蠖等,已有十幾家產品獲得登記,有代表性的開發單位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武大綠洲生物技術公司,產量超過千噸。

  阿維菌素 它是近幾年發展最快的一種大環內酯抗生素,至2000年底,已有198家企業獲得批準生產阿維菌素單劑或以阿維菌素為原料的混配制劑的登記,該藥具有很強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能防治柑桔、林業、棉花、蔬菜、煙草、水稻等多種作物上的多種害蟲。

  抗菌素 中國抗菌素的開發較早,水平處于世界先進之利,產品有井岡霉素、農抗120、公主嶺霉素、滅瘟素、春雷霉不比、鏈霉素等。值得一提的是70年代開發的井岡霉素經久不衰,至今仍是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當家品種,使用面積達1.3億畝(1畝=667平方米),并在原有水劑基礎上,開發出高含量的可溶性粉劑,使用面積有進一步的增加。90年代以后,抗生素的研究開發得到迅速發展,這類農藥在中國獲準登記的品種有20種,產品170個,生產廠家達253家,年產量約為6-7萬t。

  生物化學農藥 以植物生長劑和昆蟲生長調節劑產品為主,國內相繼研究開發了一些產品。其中以赤霉素生產歷史久、產量大、廠家多。最高峰每年生產幾千噸,最近幾年赤霉素的生產呈下降趨勢。云苔素內酯也是一種發展前景看好的品種。此外,滅幼脲、除蟲脲、避蚊油、乙烯利、多效唑,以及紅鈴蟲、棉鈴蟲性引誘劑、干擾素等相繼開發成功并進入工業化生產,有的已使用多年。

  產業化發展中的問題

  雖然生物農藥當前在國際上如火如荼,不過在國內與化學農藥比較起來,市場占有率仍很低,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藥效反應慢 生物農藥不具備化學農藥用量少,見效快的優點,遇到突發性和毀滅性病蟲害時,生物農藥更是難當重任。另外,農民認為,用高毒農藥和生物農藥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差,這也是部分農民不愿使用生物農藥的重要原因。因此,農產品市場還要切實建立起品質檢測和質量價格差的運行機制。

  消費意識和技能差 生物農藥技術性強,農民在使用過程中還需有一個技術、觀念的轉軌及適應過程,新產品走向市場,最主要的工作就在于推廣。因此,各涉農部門應加大生物農藥的宣傳及推廣使用力度,使廣大農民掌握生物農藥的使用技能,以提高農民使用生物農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企業規模小 目前,在我國200多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中,絕大部分為小型企業,其中鄉鎮企業占很大部分。這些企業易受市場沖擊,在農藥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下銷售困難。缺乏資金和技術人員,加之科研成果轉化率低,導致生物農藥企業生產規模小、產品品種單一。同時,科研和生產脫節又使產品的生產銷售利潤不能按比例用于產品研究開發,使生物農藥的發展無法進入正常的快速發展軌道,走聯合之路是當務之急。  
  
  發展機遇

  化學農藥的發展受到限制 由于農藥的快速發展和人類對生存環境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以及化學農藥自身存在的缺點,化學農藥的發展越來越困難。國際上,化學農藥的需求趨于飽和,部分年份和少數品種出現了下降趨勢;國內農藥生產能力過剩,除少量殺菌劑和除草劑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外,殺蟲劑面臨著品種更新和降低產量的境地,限制化學農藥發展的因素主要有:①農藥開發難度加大。由于環境和登記的要求越來越高,迫使開發者尋找藥效更好、使用更安全的化合物,成功率急劇下降。②背負環境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名。從整體上講,農藥污染在整個環境污染中所占的比重應是比較小的。不可否認,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除引起人畜的直接中毒死亡外,還由于它在土壤和作物上的殘留,對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污染,尤其給后代的生存、健康帶來危險。使用高效、廣譜的化學農藥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消滅了大量有益天敵,使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③容易產生抗藥性。實驗表明,長期和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容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   風險投資的促動 創業板市場(即第二板市場)的開設,將為生物農藥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生物技術將很快在股市上牛起來,因為生物農藥涉及到生物技術板塊、環保板塊、農業板塊,這些都是股民追棒的熱點。風險投資的注入,有望突破生物農藥資金瓶頸,從而把生物農藥做大做強。

  隨著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公司的相繼成立,風險投資將對生物農藥的大發展起到支撐點和推進器的作用。引入風險投資基金,優先發展生物農藥,并以生物農藥帶動其他高科技農藥的全面發展,已成為中國農藥產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目前在主板市場的1000多家企業中以農藥為主營業務的達17家,其中沙隆達、山東農藥、福建三農等算其中的佼佼者,1999年業績統計表明,17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平均增長18.08%,凈利潤平均增長18.69%,凈資產收益率為9.69%,多項經濟指標都超過主板企業平均指標,主板市場農藥板塊的業績已為廣大投資者所共識,為生物農藥進軍資本市場打下了基礎。

  中國目前大多數生物農藥公司的共同特點為:

  ①生物農藥技術已經成熟。產業化程度已經很高;

  ②科技含量較高;

  ③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產品相對單一,但主營生物農藥業務突出;

  ④啟動及周圍資金存在很大缺口。

  制約中國目前生物農藥大發展的主要癥結是資金嚴重不足,引入風險投資基金,進入風險市場,已成為大力發展生物農藥的捷徑。國外大多數生物農藥企業都與風險投資聯姻,共同致力于生物農藥的開發。風險投資家普遍看好生物農藥,認為生物農藥錢途輝煌。網絡概念過后,美國風險投資家紛紛向生物技術領域挺進。華爾街生物科技股的市值在2000年翻了一番,總值高達3000多億美元;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中生物科技股在2000年里上升了321%;標準普爾指數中生物科技股指數也一路攀升,升幅已超過100%。

  盡管生物農藥在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但由于其高效、廣譜、對人畜安全及生態環境相容等特點,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也必將成為未來農藥的主導產品。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