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薯無公害栽培技術

   日期:2015-10-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5    
    一、土壤條件 

    適合甘薯生長的土壤以砂性、疏松透氣、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或無甘薯病害的生茬、坡地為好。 

    二、品種選擇 

    我縣甘薯主要作以熟食。薯農多選用薯肉為黃色或橙紅、表面光滑、薯形美觀、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產量較高的品種。 

    三、配方施肥 

    甘薯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在瘠薄的土壤上也能獲得一定的產量。甘薯需肥性很強,生產1000千克薯塊,需吸收氮素4~5千克,五氧化二磷3~4千克,氧化鉀7~8千克。其鉀與氮、磷之比為1∶0.6∶0.5。因此配全、施足肥料是甘薯生產的主要條件。一般中等肥力地667平方米施有機肥4000~5000千克、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12~15千克、硫酸鉀20千克,結合開溝施于壟下。 

    四、適期早栽 

    1.栽植時間 

    甘薯塊根為無性繁殖體,在適宜溫度下早栽可增加塊根膨大時間,提高產量。一般氣溫低于15℃時停止生長,地溫低于16~18℃塊根停止膨大。正常氣候條件下,我縣紅薯適栽期為4月20日~5月5日。 

    2.栽植方法 

    采用起壟覆膜,壟上單行栽植,壟距為0.9~1米,株距25厘米,667平方米為2800~3000株,栽植時按開窩一栽苗一封土一澆窩水依次完成。 

    五、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莖蔓封壟前中耕除草2~3次。 

    2.巧追肥,重化控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應少施或分期(二次)少量追施或實行根外追肥。一般于栽后45天左右,莖葉和薯塊進入盛長期,此期若肥水過猛,特別是氮素過多,易導致莖葉旺長,影響塊根膨大而降低產量。因此,尿素用量應控制在每次3~5千克,結合灌水追施。實踐證明,在7月中旬噴施縮節胺10~15克、甘薯膨大素一包對水70~80千克/667平方米,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可起到促下控上、加快塊根膨大的作用。到8、9月份,薯塊已基本定型,根部吸收功能減弱,需進行根外追肥,以補充營養不足,即葉面噴灑0.2%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溶液70~80千克,7~10天噴一次,連噴2次。全生育期灌水4次,最后一水掌握在甘薯收獲前20天左右。 

    六、收獲貯藏 

    1.收獲 

    收獲時間應根據上市時間而定。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開始收獲,霜降前收完。選擇晴天上午收挖,經過田間晾曬后于當天下午入窖或堆放。收挖時防止破傷,輕裝、輕卸,最好用塑料周轉箱裝運。 

    2、貯藏 

    貯藏前要將窖清掃干凈后進行消毒,噴灑多菌靈或點燃硫磺粉熏蒸,殺滅病菌。入窖的甘薯要嚴格去除帶病、凍害、破傷嚴重的薯塊。窖內要留出一定的空間,貯藏量占窖空間約2/3,薯堆中間要放入通氣孔,濕度以85%~90%為宜,窖溫保持在9~14℃。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