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蘑菇有機生態型回歸自然栽培新技術

   日期:2015-03-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蘑菇生產的傳統技術以稻麥草為主原料,而我地隨著機械化收割及秸稈還田面積的擴大,稻麥草的供應量越來越少,限制了蘑菇的生產。為了解決蘑菇生產過程中的原料短缺問題,幾年來我們通過不斷探索,成功地摸索出了蘑菇有機生態型回歸自然栽培新技術,該技術解決了稻麥草供與求的矛盾,簡化了操作程序,使蘑菇由秋季栽菇變為春秋兩季周年化生產。種植成本降低了30%~50%,如能推廣此項技術,必然會提高菇的經濟效益,促進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 

    現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季節安排  春、秋兩季均可栽培。春季栽培搶“早”字,邊化凍邊做床,地溫在8℃以上播種;秋季栽培在地溫28℃播種。 

  2、菌種選擇 選擇優質菌種是搞好蘑菇生產的基礎,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蘑菇的產量,必須認真搞好菌種的選擇與培育工作,一般適宜我地的栽培品種為:浙農1號或2796。 

  3、栽培料配方以豬、牛糞、人尿糞,土雜肥等干糞肥,平菇舊料,少量稻麥草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輔料,如大豆餅、棉子餅、有機肥、尿素,磷肥等可提高產量。 

    配方(以111m2): 

    ①稻麥草250kg,尿素15kg,干糞肥1 000kg,磷肥25kg,餅肥100kg,石膏15kg,石灰30kg,碳酸鈣15kg; 

    ②稻麥草250kg,尿素15kg,干糞肥l 000kg,有機肥75kg,餅肥100kg,石膏15kg,石灰25kg,碳酸鈣15kg; 

    ③平菇舊料1 000kg,尿素10kg,干糞肥1 000kg,有機肥75kg,餅肥75kg,石膏15kg,石灰15kg,碳酸鈣15kg。 

  4、堆料發酵。以上配方任選一種,把原料拌勻后堆積在水泥地上,堆成底寬1.2~1.4m、頂寬1~1.2m、高1.3~1.5m、長度不限的梯形,上面每隔30cm的通氣孔,覆蓋用清潔草簾或塑料膜保溫,待料溫達65~75℃時,維持3~5 d后進行翻堆,整個發酵過程只翻2次,翻料時濕度控制在80%左右,pH7.5~8,水分調節采用“一濕二調三看”的原則,即第一次建堆時水份要加足,第二次翻料時調補水分,第三次翻料時要看料的本身干濕度決定是否加水。 

  5、營養土準備。覆土是奪取蘑菇高產的關鍵技術。由于覆土的質量要求高,必須在播種前10 d做好營養土的準備,原則上就地取土,每111m2的營養土加干牛糞、豬糞150kg,草木灰50kg,用水量比常規要大,反復拌勻,使土成顆粒型為好,pH值8左右。 

  6、建畦床播種。種菇的場地排水性要好,根據栽培戶的不同情況可以在棚內立體式栽培或平地栽培,也可以露天或林地搞開放式栽培,但必須造棚遮陽,雨天要蓋膜防雨,菇床一般40~60cm寬,長度不限,床與床之間要留作業道,開好排水溝,床面呈弧形,以便排水,并可增加出菇面積,使用前用石灰灑一遍,并噴37%甲醛200倍液殺菌。將發酵好的培養料均勻的撒在畦床上,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料表層,每111m2用種量300~400瓶,最后將營養土均勻覆蓋在菌種上厚1.5~2cm,蓋一層薄膜保溫保濕促發菌。 

  7、發菌及出菇管理。春栽播種后隨地溫逐漸增高,床上覆蓋的薄膜白天要揭掉。播種后15~18 d,菌絲可穿透土層,看發菌均勻一致時,揭開薄膜,清理床面補好土,造棚遮陽,根據出菇情況、土層干濕度及氣候變化靈活調節水份,一般原則:蘑菇多時多噴,菇少時少噴,不見菇不噴;小菇多時多噴,菇大時少噴;晴天多噴,陰天少噴或不噴;靠近門四周多噴,蘑菇中間少噴;重打出菇水,輕打營養水,勤打空氣保濕水,不打超溫水,不打潮尾水;床溫在20℃以上,白天不打水,改夜間噴水。噴水時噴頭應提高,防止噴水時沖傷菌絲和幼菇,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噴水后要通風換氣,見泥土不發亮了,說明水已吸入土中,方可關棚。溫度高時通風降溫,溫度低時適當減少通風量。 

  8、采收。蘑菇要適時采收,才能保證質量。溫度在20℃以上時,一天采菇二次,溫度在16℃時一天采菇一次,蘑菇應小些,不可養大菇,溫度在14℃以下時,子實體生長慢,菇柄粗壯,菇可養采收。菇形小而密,要采得早采得小,養分不足易開傘,要采早。采收后要及時清理床面上的菇腳死菇、老根等,以防病蟲害的蔓延;空穴處要及時補上,以防床面低洼積水損傷菌絲。 

  9、該技術的特點經過幾年來的試驗表明,該項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①原料充足:主要利用農家的土雜肥、豬、牛、羊、雞、鴨糞等,輔以少量的稻麥草。 

    ②操作簡單:做畦、播種、覆土一次性到位,營養料發酵過程只翻2次,省時、省工、省力。

    ③周期短、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栽培營養較常規減少60%左右,從播種到出蘑菇僅用15~20 d,鮮菇單產9~18kg/m2。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