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由分枝桿菌屬病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制約經濟的發展,是全球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結核病是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也可經動物傳染給人類。人結核病多發生在肺部,引起傳染性肺結核。牛群最常見慢性結核病例。在臨床上以病牛貧血、消瘦、體虛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產力下降等為特征。它不僅影響奶牛養殖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交叉感染,而使人類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因而,要從根本上控制牛結核病的發生與流行,需從加強檢疫、監測、消毒工作入手,制定科學、有效的綜合性防制措施,并定期組織實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凈化結核病。
一、結核病的發病原因
結核病病原菌為分枝菌屬的三個種,即人型、牛型、和禽型,其中以牛型對奶牛群致病力最強。牛型分枝桿菌長1~4微米,寬0.3~0.6微米,單個或呈鏈狀排列,為革蘭氏陽性桿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抗干燥,在干涸的分泌物中可存活6~8個月,在糞便中可存活數個月,在污水中也能存活11~15個月。不耐熱,60℃環境中20~30分鐘即被殺死。10%漂白粉溶液和70%~90%酒精溶液消毒效果較好。本病菌對鏈霉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環絲氨酸等藥物敏感。對青霉素、磺胺類藥物都不敏感。
結核病菌除感染人外,還感染50多種哺乳動物和20多種禽類。易感性因動物種類和個體不同而異,家畜中牛是最敏感動物,特別是奶牛,其次為黃牛、牦牛、水牛,豬和家禽易感性也較強,羊極少患病。人結核有10%以上由牛結核分枝桿菌引起。本病無季節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檢疫不嚴格,盲目引種,對檢出陽性牛不能及時處理,未能從根本上消滅傳染源以及人畜間相互感染,引起牛結核病不斷發生與流行。牛結核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傳播,只需很微量的牛結核菌即可引起感染,吸入被污染的飛沫或媒介是傳播本病的最主要方式,接觸密切的動物群體通過呼吸傳播,采食了污染的飼料和飲水也是傳播結核病的途徑。
二、臨床表現
本病多為慢性過程。其潛伏期一般為10~45天,有的長達數月乃至數年。
(1)肺結核:病初食欲、反芻無大異常。只是清晨吸入冷空氣或含塵埃的空氣時易發咳嗽,先為短咳嗽,后為帶痛頑固性干咳。鼻液呈黏性、膿性,灰黃色,呼出氣有腐臭味。呼吸出現困難,呈伸頸仰頭狀,呼吸聲似“拉風箱”。
(2)腸結核:見于牛犢。呈現前胃遲緩癥狀,迅速消瘦,頑固性腹瀉,糞便呈稀粥狀,混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
(3)淋巴結結核:以其部位不同而癥狀各異。咽后淋巴結腫大時,壓迫咽喉,呼吸音多粗厲、響亮;縱隔淋巴結腫大時,可產生瘤胃臌氣癥狀;肩前和股后淋巴結腫大時,可引發前后肢跛行。
(4)乳房結核:奶牛多見,常發生在一個乳腺區,多見后乳腺區。病乳區泌乳量顯著減少,乳汁稀薄如水,呈灰白色,或停止泌乳。
(5)腦及腦膜結核:病牛多呈現神經癥狀,肌肉震顫站立不穩,步態蹣跚,頭頸僵硬,表現運動障礙、癲癇等。
(6)生殖器官結核:母畜可發生于子宮、卵巢和輸卵管,表現性機能紊亂,發情頻繁,爬跨其他牛,受精不孕或孕牛流產。公牛發生于睪丸和附睪。
(7)股和關節結核:發生結核時,局部硬腫、變形,有時可形成潰瘍,不易愈合。
三、結核病的診斷
病牛以臨床和實驗室診斷為主,可疑牛群和健康牛群以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檢疫為主,配合實驗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