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鮮食蠶豆專用品種通鮮1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日期:2015-10-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4    
    蠶豆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30%左右,在豆類作物中是僅次于大豆的一種植物蛋白資源。菜用鮮蠶豆具有鮮、甜、面、嫩、糯等特色,由于其顏色碧綠,常與其他食品搭配,是高檔佳肴的主要原料。 

    通鮮1號是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吳春芳同志主持選育的蠶豆鮮食專用品種,是在本地地方品種大白皮蠶豆的自然異交群體中,采用先粒選,后株選的方法,歷經9年選育而成。2001年5月定名為通鮮1號。 

    1 植物學特征 

    通鮮1號蠶豆株型緊湊,株高93.2cm,莖稈中空四棱,下部淡綠色,中上部淡紫色;葉片橢圓,芭蕉形,中等偏大肥厚,正面淡綠色,背面灰白色;花色淡紫至紫色,無限花序;單枝結莢多,平均2.84個,比日本一寸豆多0.49個,莢長10.4cm,莢寬2.8cm,多粒莢占65%,平均每莢2.1粒,單莢重18.9g;種子為白皮黑臍,有光澤,籽粒長方形,寬度1.5~2.0cm,長度2.1~2.6cm。

    2 生物學特性 

    通鮮1號蠶豆全生育期225天左右,鮮食蠶豆田間生長期200天左右;分枝早而多,冬前分枝3個,早春時達5.2個,3月底平均6.8個,多的達13個,分別比日本一寸蠶豆多0.1個、0.4個和2.4個。分枝結莢率高達94.55%,比日本一寸蠶豆高4.66%;莖稈堅硬抗倒;越冬期的凍害株率17.8%,較日本一寸豆低8.3%;鮮籽百粒重464g,易煮爛,微甜可口,風味獨特。 

    3 適應性 

    在秋播生態區種植,苗期可耐-2~-5℃低溫,主莖在越冬階段死亡,春季分枝節正常發育;適宜早茬和稻茬田種植。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茬口安排 一般與非豆科蔬菜輪作,提倡與早熟水稻接茬。 

    4.2 適期早播 適當提早播期,可促使蠶豆早出苗,早分枝。我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最佳播種期為10月10日前后,一般不能遲于10月20日。 

    4.3 稀植 由于通鮮1號分枝性強、分枝結莢率高、冬前早生分枝且結莢多,因此蠶豆生長需留足夠空間。一般行株距為15~20cm×75~90cm,單粒播種,每畝種植4000~5000株。 

    4.4 施肥 由于通鮮1號蠶豆生長勢強,產量高,因此在蠶豆生長期間應保持足夠的營養供給。一般生產上應抓住3個主要時期進行施肥,即播種期施用一定量的有機肥,并畝施過磷酸鈣75kg或復合肥25kg;春季返青期每畝施磷鉀型復合肥25kg;始莢期,當蠶豆下部有1~2個小莢時,畝施尿素5~10kg。 

    4.5 打頂心 蠶豆屬無限花序植物,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可持續生長,不間斷開花結莢。為控制蠶豆的生長、降低結莢部位、提高成莢率、提早上市,應在植株下部有1~2個小莢時打頂心。打頂心的要領是:打卷葉不打展開葉,打實(莖尖)不打空,打晴(天)不打陰(天)。 

    4.6 病蟲害防治 蠶豆生長期做好赤斑病和蚜蟲的防治,確保莢果生長期安全。秋播蠶豆區一般在3月下旬蠶豆開花期進行赤斑病的防治,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用唑蚜威25%乳油2000~3000倍液、吡蟲啉10%可濕劑1000~1500倍、辟蚜霧(抗蚜威)50%水分散粒劑2000~4000倍液、1%苦參堿醇溶液400~500倍液等防治蚜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