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和方法
1. 1試驗魚來源
2001年5月12日,舢舨魚種從印度尼西亞起運,經馬來西亞中轉,于14日下午5時運抵試驗地, 3000尾試驗用苗分6袋3箱用活水袋充氧運輸,到達時,只有1380尾成活,成活率僅46%,放入苗種池的魚苗第二、三天陸續死亡,僅剩下500多尾存活,究其原因為運輸時間過長,二氧化碳中毒引起的死亡。
1. 2試驗池條件
試驗池為6×12×1.5m3的室外水泥池,水泥底質,池底平坦,注排方便,水源來自杏林灣坂頭水庫,水質清新,水量充足,pH為7左右,溶氧達5mg/L以上,放苗前清整消毒,水深0.8m,過濾注水,培養水質。
1. 3苗種的放養
魚苗運抵放養地點,置試驗池調節水溫20min,解袋放魚,放苗水溫26.5℃,育苗在試驗池中的網斗暫養至正常后,剔除死、傷魚苗并計數入池。同時,抽樣測得放苗規格出平均體長3.27cm、體高1.28cm,經檢驗體表未檢出寄生蟲,鰓絲有少量淤泥。
2 日常管理
養殖期間注重抓好三關:一是魚苗運輸培育關;二是飼養管理關;三是疾病防治關。
日常管理中盡量做到一勤(巡池)、二消(水體消毒、工具消毒)、三看(看魚活動、攝食、水色)、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飼)、五防(防病、防逃、防盜、防水變、防敵害)。具體為定期監測水溫、pH、DO的水質變化,根據水質情況平均每4d換水一次,控制水位50-80cm,換水時結合洗池,檢查魚體生長及健康狀況,發現傷病苗及時剔除。適時利用虹吸法吸污排除糞便。若池水濃稠,透明度小于25cm,則及時換水,保持水質清爽,呈黃綠色。
舢舨魚是屬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口食魚類,幼苗食用浮游植物或浮游動物,成魚以植物性為主,也食小雜魚蝦,可攝食人工配合顆粒飼料和天然有機餌料。植物性飼料是枯萎瓜類及塊莖植物的葉片,如芋頭葉、木薯葉、地瓜葉、木瓜葉、黃瓜葉及黃瓜、南瓜等。
2.1魚苗階段飼養管理
為加快魚苗生長速度,保證水質清新,魚苗階段主要投喂絲蚯蚓,投喂量1.5―2.5公斤/天,半個月后,改投鱸魚仔魚料,投喂量1.2―2.2公斤/天。
投飼率隨水溫變化而改變,一般為4-8%。水溫小于25℃時,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水溫大于25℃時,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飼量以投后1h吃完為度。
2. 2成魚階段飼養管理
魚苗長至10cm左右,轉入成魚飼養,投喂羅非魚2#料,每天上下午投喂二次,投飼率3-5%。
管理中,以生石灰(15ppm)調節pH。為控制水質,壓低肥度,調節透明度,搭配放養50尾鰱魚。
2.3魚病防治
養殖中未出現病毒性和細菌性魚病,早期有因運輸損傷引發的水霉??;秋季后,因水質肥,透明度小,出現錨頭蚤病,經兩次敵百蟲潑灑即
1. 1試驗魚來源
2001年5月12日,舢舨魚種從印度尼西亞起運,經馬來西亞中轉,于14日下午5時運抵試驗地, 3000尾試驗用苗分6袋3箱用活水袋充氧運輸,到達時,只有1380尾成活,成活率僅46%,放入苗種池的魚苗第二、三天陸續死亡,僅剩下500多尾存活,究其原因為運輸時間過長,二氧化碳中毒引起的死亡。
1. 2試驗池條件
試驗池為6×12×1.5m3的室外水泥池,水泥底質,池底平坦,注排方便,水源來自杏林灣坂頭水庫,水質清新,水量充足,pH為7左右,溶氧達5mg/L以上,放苗前清整消毒,水深0.8m,過濾注水,培養水質。
1. 3苗種的放養
魚苗運抵放養地點,置試驗池調節水溫20min,解袋放魚,放苗水溫26.5℃,育苗在試驗池中的網斗暫養至正常后,剔除死、傷魚苗并計數入池。同時,抽樣測得放苗規格出平均體長3.27cm、體高1.28cm,經檢驗體表未檢出寄生蟲,鰓絲有少量淤泥。
2 日常管理
養殖期間注重抓好三關:一是魚苗運輸培育關;二是飼養管理關;三是疾病防治關。
日常管理中盡量做到一勤(巡池)、二消(水體消毒、工具消毒)、三看(看魚活動、攝食、水色)、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飼)、五防(防病、防逃、防盜、防水變、防敵害)。具體為定期監測水溫、pH、DO的水質變化,根據水質情況平均每4d換水一次,控制水位50-80cm,換水時結合洗池,檢查魚體生長及健康狀況,發現傷病苗及時剔除。適時利用虹吸法吸污排除糞便。若池水濃稠,透明度小于25cm,則及時換水,保持水質清爽,呈黃綠色。
舢舨魚是屬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口食魚類,幼苗食用浮游植物或浮游動物,成魚以植物性為主,也食小雜魚蝦,可攝食人工配合顆粒飼料和天然有機餌料。植物性飼料是枯萎瓜類及塊莖植物的葉片,如芋頭葉、木薯葉、地瓜葉、木瓜葉、黃瓜葉及黃瓜、南瓜等。
2.1魚苗階段飼養管理
為加快魚苗生長速度,保證水質清新,魚苗階段主要投喂絲蚯蚓,投喂量1.5―2.5公斤/天,半個月后,改投鱸魚仔魚料,投喂量1.2―2.2公斤/天。
投飼率隨水溫變化而改變,一般為4-8%。水溫小于25℃時,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水溫大于25℃時,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飼量以投后1h吃完為度。
2. 2成魚階段飼養管理
魚苗長至10cm左右,轉入成魚飼養,投喂羅非魚2#料,每天上下午投喂二次,投飼率3-5%。
管理中,以生石灰(15ppm)調節pH。為控制水質,壓低肥度,調節透明度,搭配放養50尾鰱魚。
2.3魚病防治
養殖中未出現病毒性和細菌性魚病,早期有因運輸損傷引發的水霉??;秋季后,因水質肥,透明度小,出現錨頭蚤病,經兩次敵百蟲潑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