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怎樣判別養魚水質

   日期:2015-09-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2    
    一、利用水色判別 

  養魚池塘水的顏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質、懸浮顆粒、浮游生物等反映出來的,如富含鈣、鐵、鎂鹽類的水呈黃綠色,富含溶解腐殖質的水呈褐色,含泥沙較多的水呈土黃色而混濁等。在正常情況下,魚池的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反映,浮游植物細胞內含有不同的色素,當其種類和數量不同時,池水呈現不同的顏色與濃度。 

  根據經驗,有利鰱鳙魚生長的肥水型水質可分為兩類:綠色類(包括油綠、黃綠、褐綠)和褐色類(包括黃褐、紅褐、綠褐等)。這兩類水中浮游生物數量較多,魚類易消化的種群也多。瘦水的水質清淡,水色呈現淺綠色、暗綠色、灰藍色、藍綠色等,浮游植物的數量雖多,但不易被魚類消化吸收,屬養魚不好的水。水色呈墨黑色或棕黑色是水質變壞的預兆,要采取加換水、施生石灰等措施改善。 

  二、利用藻類分布狀態判別 

  從藻類的立體分布和水:平分布加以判斷,易被濾食性魚類消化的浮游植物,大多有明顯的趨光性,因此,水質較“活”,―日之內會出現上午透明度大、水色淡;下午透明度小、水色濃的變化現象,這是養魚的好水。 

  藻類的水平分布主要是看是否有“水華”和下風處的油膜情況。所謂“水華”,即是指由于某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的云塊狀顏色,這是在肥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水的水質肥,浮游植物的種類雖少,但數量極多,魚類易消化的種類也多,對鰱鳙魚的生長極為有利,但這種水難以長期維持,因其透明度小,溶氧條件差,如任由藻類繼續過度繁殖,若遇大氣突然變化,不僅容易引起負類缺氧浮頭,而且藻體自身也因缺氧而往往大量死亡,從而導致水體立即變黑,繼之轉清,發臭,成為“臭清水”,造成嚴重的泛塘事故。因此,如見池塘中有大量“水華”出現時,必須及時采取加注新水、開增氧機和控制投餌施肥等措施,將“水華”控制在較低水平,防止水質惡化。觀察油膜的方法,主要是看下風處的水面,一般肥水池的下風處油膜較多,粘性、發泡,并且上午較少,下午較多;上午呈黃褐色(茶褐色)或煙灰色,下午往往帶綠色。 

  三、利用水的透明度進行判別 

  在正常天氣和魚塘水中泥沙等不多的情況下,透明度高低主要取決于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據此可以大致反映出水中浮游生物的豐欠和水質的肥瘦。 

  各種養殖魚類因食性和生活習性的不同,對水質的要求也不同,萆、鳊、青龜適應干較消瘦的水;鰱、鳙魚適應于肥水。肥水塘水的透明度―般往20--30厘米之間,小于20厘米或大于40厘米,表明水質過肥或過瘦了。 

  綜―亡所述,精養魚池最理想的水質是:水呈汕綠色或茶褐色,水質濃而不混;透明度20--30厘米;水色的日變化明顯,有朝紅夕綠的變化。這樣的水浮游生物多,溶氧條件好,既保證了魚類良好的生活環境,又有豐富的天然餌料。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