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春夏注意防鴿痘

   日期:2015-09-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6    
    鴿痘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是由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屬的鴿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春末、夏初多發。乳鴿、童鴿、青年鴿易感。鴿子在換羽期、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尤期是維生素A缺乏)或患慢性呼吸道病、寄生蟲病以及鴿舍擁擠、潮濕、衛生狀況不良、過度馴放、應激、爭斗等都會加速本病的流行。潛伏期4~8天。主要通過損傷的皮膚和黏膜感染。吸血昆蟲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鴿的爭斗,帶芒刺的植物種子,以及寄生蟲等,導致鴿子的皮膚或黏膜損傷,再通過患病鴿子排泄物、脫落的痘痂以及其他野鴿、鳥類污染過的飼料、飲水等,使健康鴿子患病;或通過患病鴿子與健康鴿子的直接接觸,而發生鴿痘病毒的感染(如嘔鴿、親吻、集鴿等)。 
    一、臨床癥狀  
     根據鴿子的臨床表現以及病毒侵害鴿體部位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皮膚型(干燥型)。病鴿在眼瞼、鼻瘤、嘴角、翅膀內側、腿、爪、泄殖腔等部形成痘疹。開始為灰白色結節,并很快增大,變成棕褐色。附近的結節相互融合,數個結節相互連接融合成一片,形成黑褐色的贅生物。一般單個痘痂形成至自行脫落3~4周時間,留下一個表面光滑、灰白色的疤痕,鴿子還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廢絕,體溫升高,消瘦、生長受阻,閉眼呆立,反應遲鈍,行走困難,病程3~4周。
       2.黏膜型。在口腔和咽喉部黏膜發生痘疹,初呈圓形的黃白色小結節,后逐漸形成一層黃白色的偽膜,惡臭,不易剝落,剝離后則露出糜爛、出血的病灶。這些黏膜是由壞死的黏膜組織和炎癥滲出物凝固而成的,口腔和咽部黏膜的假膜會不斷擴大和增厚。從而阻塞口腔和喉部,影響鴿子的吞咽和呼吸,隨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嚴重時可致鴿子窒息而亡。也有因痘痂脫落掉進喉氣管,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3.混合型。即皮膚和口腔、咽喉等黏膜都受到痘病毒侵害,而發生痘斑。
      一般講,混合型鴿痘大多為皮膚型鴿痘病灶經口角蔓延至口腔咽喉部所致。臨床上黏膜型原發病灶較為少見。本型較其他類型鴿痘病情為重,不但病程長,而且時有散在零星死亡。在病程經過中常見腹瀉、消瘦、慢食、少食、精神狀況較差等癥狀。耐過鴿,康復期長,且大多失去飼養價值。
      4.敗血型。較為少見,只是偶有發生,這種類型可出現嚴重的全身癥狀,患鴿很快死亡,或急性癥狀消失后轉為慢性腸炎、腹瀉致死。
    二、防治措施
      1.加強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消滅吸血昆蟲。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鴿群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2.春末季節接種鴿痘弱毒疫苗。1日齡乳鴿開始接種,接種后10~14天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9個月。(可采用毛囊接種法,即在鴿腿外側拔毛5~6根,然后將鴿痘弱毒苗涂在毛囊口部,或鼻瘤、翼膜刺種接種法)。
      3.對病鴿及時隔離治療,剝離的痘痂焚燒或深埋。對皮膚型鴿痘可用鑷子剝去痘痂,直接涂抹碘酪銅溶液,或碘酊、紫藥水等,或石碳酸凡士林,也可用一瓣蒜搗爛后滴兩滴風油精混勻,涂抹患處,一日兩次。對未干枯的單個痘疹(爪、腿)可直接進行燒烙。
      4.對眼瞼部因鴿痘引起的腫脹,可用鑷子取2%硼酸溶液棉球,先排出眼內的干酪樣物,再用2%硼酸溶液沖洗。滴入抗生素眼藥水(有些眼藥水可引起眼沙退色)。對病情嚴重、精神狀態較差的鴿,可肌注慶大霉素0.5萬~1萬國際單位/只(雛~成鴿),每日1~2次,連用2~3天。
      5.對口腔、咽喉黏膜上的假膜,可用鑷子將假膜輕輕剝離,用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再涂以碘甘油或紅毒素軟膏。同時口服金霉素或氯霉素50毫克/只。
      6.嚴重感染時,采取個別注射,大群投藥。同時補充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劑量增加到平時的3~5倍。
      7.鴿痘散(水煎二遍)每羽鴿每次1~2毫升,一日兩次,同時服用抗生素以防繼發感染。
      8.中藥治療。(1)金銀花、板藍根、大青葉各20克,上藥煎湯去渣,飲服,3毫升/只。(2)龍眼根、僵蠶各3克,牛蒡子、甘草、赤芍、葛根各6克,研末外敷。(3)金銀花、連翹、紫草各6克,當歸、黃芪各10克,牛蒡子、白芍、僵蠶各3克,甘草2克,煎服,3毫升/只,適用于黏膜型鴿痘,以解毒、助氣、催漿為主。(4)當歸、黃芪各12克,金銀花、紫草各6克,赤芍5克,甘草3克,適用于混合型鴿痘,以補氣養血解毒為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