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草魚出血病癥狀及防治

   日期:2015-09-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7    
    出血病是由呼腸弧病毒引起的魚病。病毒顆粒多呈球形或六角形。完整的病毒顆粒直徑為68~72毫微米,比最小的細菌還小得多。 

    (1)病癥 病魚主要是充血。外部癥狀一般微帶紅色,小魚種在陽光或燈光透視下,可見皮下充血現象。部分病魚口腔、下顎、鰓蓋、鰭條基部也表現充血。將病魚皮膚剝開,肌肉有的顯示點狀或塊狀充血,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現象,鰓部貧血,出現“白鰓”,也可能出現鰓瓣呈斑狀充血,但有的病魚鰓部無此癥狀。內部器官的癥狀常見的是腸道充血,全腸或局部因充血而呈鮮紅色,腸系膜和周圍脂肪,也常伴有明顯的點狀充血,但腸道平滑肌一般仍完好,無腐爛或水腫等情況出現.少數病魚的肝、脾、腎等出現灰白色或局部充血,縹壁及膽常充滿血絲。 

    根據病魚所表現的癥狀及病理變化,大致可以分為“紅肌肉型”、“紅鰭紅鰓蓋型”、“腸炎型”三種類型。 

    紅肌肉型。病魚外表無明顯的出血現象,或僅表現輕微出血,但肌肉明顯充血,有的表現為全身肌肉充血,有的表現為斑點狀充血。與此同時,鰓瓣則往往嚴重貧血,出現“白鰓”癥狀。這種類型一般在較小的草魚種,也就是在規格7~10厘米的草魚種中比較常見。 

    紅鰭紅鰓蓋型。病的鰓蓋、鰭條、頭頂、口腔、眼腔等表現明顯充血,有時鱗片下也有充血現象,但肌肉充血不明顯,或僅局部表現點狀充血。這種類型一般在較大的草魚種。也就是在規格13厘米以上的草魚種中比較常見。 

    腸炎型。其特點是體表和肌肉充血現象不太明顯,但腸道嚴重充血,腸道全部或部分呈鮮紅色,腸系膜、脂肪,鰾壁有時有點狀充血。這種癥狀在大小草魚種中都可遇見。 

    以上三種類型的癥狀,不能截然分開,有時可兩種類型,甚至三種類型都表現出來,呈混雜出現。 

    (2)流行情況 出血病是草魚種飼養階段危害最大的傳染性疾病,也危害二齡青魚。它流行廣、發病季節長、死亡率高,對發展漁業生產帶來嚴重威脅;特別是當年夏花草魚和二齡草、青魚的發病死亡率可高達70%左右,但酸、鰓、鯉、鯽、編等不受感染。發病季節主要在4~10月,以8~9月為甚,水溫25~30度時最為流行。當水溫降至25度以下,病情就隨著消失。 

    人工感染健康草魚,從感染到發病死亡,約需個4-15天,一般是7~10天,其病情有潛伏期、前趨期和發展期三個階段。 

    潛伏期。3―10天,在此期間內,魚的外表未顯示出任何癥狀,活動與攝食均正常。潛伏期的長短與水溫的高低密切相關。24度以下呈隱性感染;感染最適水溫為25―30度,若病原濃度大,潛伏期短;反之,濃度小則潛伏期長。 

    前趨期。前趨期僅1―2天左右,魚的體色發暗變黑。離群獨游,停止攝食。 

    發展期。時期長短不一,一般l―2天,病魚表現充血癥狀而死亡。 

    從人工感染健康草魚種的情況來看,病魚的前趨期和發展期一般很短,若此時再予治療,恐怕為時已晚了。 

    (3)防治方法 

    給魚種注射滅活疫苗可產生較強的免疫力,對出血病的免疫力至少可維持14個月以上。 

    每萬尾魚種用大黃或楓樹葉0.25~0.5公斤,研成粉末,經煎煮或用熱開水浸泡過夜,與餌料混合投喂,連服5天,接著再全池遍灑敵菌靈,每立方米水用藥0.6克;或每立方米用硫酸銅0.7克,連續施藥兩天,每天一次,作為一個療程。看情況可連用兩個療程,有一定療效。 

    采用生態防病養殖法,著重通過種,餌、管三方面,改密養為稀養,改單季為雙季育種法,可以減少出血病的發生。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