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是病害還是缺鉀?

   日期:2015-02-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5    
    1、中毒性發黃①硫化氫中毒。根系發黑,并有臭雞蛋氣味,白根少而細弱;基部老葉呈現黃褐色,葉尖枯黃,隨后老葉枯死,上部僅存一二片綠色新葉。②有機酸中毒。稻株根系萎縮,很少生發新根,植株根系表皮發生脫落,葉色顯黃,或產生萎縮現象,嚴重時下部葉片枯黃而死。凡發生中毒性發黃的稻田應立即排水曬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氧排毒。并結合中耕,在曬田復水時施用氮、磷、鉀速效肥料,以改善稻株的營養條件。在有機酸過多的稻田,可施用土壤改良劑,如生石灰等以中和酸性,消除有害物質。 
 
    2、缺素發黃①缺氧發黃。主要是從老葉片的尖端開始發黃,后逐漸由莖葉延至心葉,最后發展至全株成黃綠色。嚴重時由葉尖、葉緣向內枯黃,秧苗生長緩慢,遠看秧苗一片黃色。出現這種癥狀狀應及時追施尿素、碳酸氫銨等速效氮肥。②缺鉀發黃。主要發生在大量施用氮、磷的高產稻田。初期表現為生長緩慢、株形矮小,分蘗少,葉片挺直,頂端葉片叢生狀。新葉暗綠色無光澤,下部老葉尖端首先發黃,有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點,后沿葉脈向基部擴展,最后整株葉片變成赤褐色,有的甚至枯死,遠看像被火燒焦一樣,這是典型的缺鉀赤枯病。出現這種癥狀要立即排水,采用間隙灌溉,及時追施鉀肥(如氯化鉀、草木灰等)。③缺鋅發黃。主要發生在山區的冷浸田,一般在插秧后20天左右出現發病高峰期。葉基部中脈先黃化,后呈黃紅色或紅褐色斑點,葉片變窄,葉脈發脆易斷,葉片老化較快,新葉長出速度慢并葉片細窄,基部和中脈失綠變褐色。可用硫酸鋅等肥料進行補救,如用0.1%的硫酸鋅進行多次葉面噴施,效果很好。 
 
    3、肥害或藥害引起發黃氨水、碳酸氫銨等肥料以及農藥如施用不當,會引起中毒發黃,導致成塊成片稻葉變成鮮黃色或金黃色,有時黃葉上有焦灼斑。藥害嚴重時,葉片出現斑點,失綠、焦灼或枯萎、或黃化,有的甚至全株枯死。若發現及時,田中可立即灌深水,或向稻株噴灑清水,可減輕藥害程度。此外,肥害或藥害發生后要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增強作物長勢,增強抵抗能力。 
 
    4、病害侵染引起發黃①白葉枯病危害引起黃葉。一般先表現在葉片的葉尖或葉緣上,先是產生黃綠色或暗綠色斑點,后沿著葉脈擴展成斑條,呈灰白色,病部與健部分界明顯,病斑上常有黃褐色的“菌膿”。②細菌性條斑病危害引起黃葉。心葉黃褐色枯死似假枯心苗,葉片、葉鞘上有褐色條斑,病斑上折斷中脈后可見黃色“菌膿”。后期感病時,葉片頂部至半片葉以上枯黃,遠望一片火紅。③水稻細菌性基腐病危害引起黃葉。心葉凋萎卷縮,有的已經變黃枯死,似二化螟、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但莖基部常發黑,莖節變硬變脆,易折斷且有一股腐臭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