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拋秧技術

   日期:2015-09-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6    
一、技術簡介
    水稻拋秧技術是輕型、簡便、高效的農業新技術。這項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幾千年來“臉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背插秧的勞作方式。
    它的主要特點是多蘗增產、節本增收,即能達到“五省”、“兩增”、“四有利”的效果。 “五省”是省工、省力、省種子、省秧田、省成本。 “兩增”是增產、增收。一般能增產10%左右,每畝增值40多元。節支效果也很好。 “四有利”:一是有利于統一供種,專業化育秧,商品化供秧,社會化服務,解決缺勞力缺技術農戶種田的困難。二是有利于農業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三是有利于農業新技術示范推廣,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四是有利于促進農業技術產業化,提高生產率。
     水稻拋秧秧苗素質好,根系發達,白根多,吸收能力強;起秧時不傷根;拋秧時秧苗帶土帶肥,全根下田,且入土淺,禾苗早生早發,有效穗增加;拋秧密度有保證,禾苗分布均勻,通風透光好,群體葉面積大,加強了光合作用。這些是水稻拋秧技術增產的主要原因。

    二、操作規程
    (一)拋秧的技術要點
     1、備足秧盤。一般每畝選用434孔的秧盤50-60片為佳,但早稻也可選用561孔的秧盤50片/畝左右。
     2、選好秧田。秧田應選擇避風向陽、土壤肥沃、結構良好、排灌方便、粘壤土或壤土的稻田或旱地、菜園。秧田與大田比為1:40。秧田要施足基肥,要耙細、整平、作畦。
     3、配制好營養土。目前主要采用壯秧劑配制營養土育秧。沒有壯秧劑的地方,也可以用復合肥或尿素配制營養土。早稻采用肥力較高的菜園土、塘泥做營養土的也可以不配肥。
     4、搭配好品種。選用優質良種。一般早稻拋秧,早、中、遲熟品種都可以用,但二晚拋秧和雙拋田的早稻不能用遲熟品種。
     5、處理好種子。一般按常規辦法進行曬種、選種、浸種、消毒。有條件的可先用1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濃度的烯效唑浸種36小時(即用5%烯效唑粉制5克,對清水2.5公斤,浸種谷2公斤);洗凈濾干間歇1-2小時后,用300倍的強氯精藥液消毒10-12小時。浸種以后催芽破胸露白播種。
     6、擺好秧盤。秧畦做好以后即可擺盤。旱地秧床在擺盤前一定要澆透水。秧盤擺放要整齊、要靠緊,缽體要入泥,不能懸空。
     7、播種育秧。要適時適量播種,要播勻。育秧方式主要有濕潤秧床塑盤育秧和旱床塑盤育秧兩種,可因地制宜選用。早稻播種以后要蓋膜,進行保溫育秧;晚稻播種后要蓋草,進行保濕育秧。
     8、管好秧苗。用壯秧劑配制營養土的秧苗管理按常規辦法進行,主要是調控膜內的溫度和水分。沒有用壯秧劑配制營養土的秧苗要特別注意適度化控,一般在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期噴灑250-300PPM的多效唑進行控苗,早稻用了烯效唑浸種的。 
     9、適時拋秧。早稻在三葉一心至四葉一心期拋秧。目前以手工拋秧為主,有條件的可以用拋秧機拋秧。要花泥水(放干水)拋秧,不拋隔夜秧,不在大風大雨天和深水情況下拋秧,要拋足拋勻。每畝拋2萬蔸左右。
    10、管好大田。拋秧稻的大田管理要特別注意及時進行化學除草和曬田。一般在立苗后(約拋秧后5天)畝施35%丁芐80-100克,爭取一次把草除凈。(目前除草劑的種類很多,一定要選用適合拋秧稻和直播稻田的除草劑,并要按照產品說明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進行)。拋秧稻的曬田要適當提早,一般在拋秧后20天左右,禾苗莖蘗數達到夠苗數的70%時開始曬田,以后濕潤灌溉,反復露田幾次。其他大田管理措施沒有什么特殊要求。
    (二)二晚拋秧的十二字關鍵技術
    目前,早稻拋秧已基本普及,重點是著力突破二晚拋秧技術推廣。推廣二晚拋秧,除具有省工節本,增產增收等效果外,還可以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緩解夏收夏種緊張程度,爭取農時季節,意義更加重大,農民更加歡迎。二晚拋秧技術原則上與早稻相似。但是,二晚育秧拋秧是在炎熱的夏季進行,與前茬早稻的收獲期密切相關,所以技術性更強,二晚拋秧應特別注意掌握“巧配適播、秧苗三控、本田三促”的十二字關鍵技術。
     1、巧配適播——合理搭配水稻品種(組合),適時播種,適當稀播,妥善掌握秧齡。二晚拋秧的品種(組合)應嚴格按照前茬早稻的熟期進行選擇,確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齊穗。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二晚拋秧只用早、中熟品種(組合),不用遲熟品種(組合)。一般早晚稻的品種搭配方式是“中配早”、“早配中”、“中配中”。二晚塑盤育秧用434孔的秧盤,其播種期應該與前茬早稻的收割期和二晚的拋秧期、安全齊穗期緊密銜接好。
     2、秧苗“三控”——水控、肥控、化控。江西二晚育秧期間,氣溫高,雨水多,秧苗生長很快。但是塑盤育秧拋栽秧齡不能太長,秧苗不能太高。否則,秧苗串根、黃化,拋秧后倒秧多,立苗慢。所以,必須實行“三控”,使秧苗矮化粗壯。 ——水控:采用濕潤秧床,以糊泥配肥做營養土的,播種后3天左右,畦溝里保持半溝水;采用旱床,以干細土配肥做營養土的,播種時澆透水。不論哪種育秧方式,秧苗長到一葉一心后都要進行旱育,只要秧盤孔穴內泥土不發白,晴天中午秧苗不萎蔫,溝內就不灌水,畦面也不澆水,控制秧苗生長。 ——肥控:控制秧田氮肥用量。二晚塑盤育秧,秧田在施足基肥情況下,氮肥用量比早稻減少50%,主要減少營養土和秧床的氮素化肥用量。 ——化控:用壯秧劑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種、多效唑噴施控苗。秧齡15天以內的進行一次化控,20天左右的進行兩次化控,30天左右的進行三次化控。實踐證明,通過秧苗“三控”,秧齡20—30天左右的秧苗,高度可以控制在20厘米左右,單株帶蘗2個左右,有利于中熟品種(組合)拋秧。
     3、本田“三促”——前期促分蘗,中期促大穗,后期促壯籽。 ——前期促分蘗。方法是:重施基肥和面肥,耙爛整平,花泥水(或遮泥水)拋秧、立苗,淺水分蘗。 ——中期促大穗。方法是:在拋秧后15—20天左右(禾苗莖蘗數達到夠苗數70—80%時開始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增加有效穗數。拋秧后25—28天(曬田復水時)酌施穗肥,促使穗大粒多。 ——后期促壯籽。方法是:始穗期施壯籽肥,一般每畝葉面噴施“920”1克加磷酸二氫鉀100—150克,或畝施尿素2—3公斤、氯化鉀2—3公斤,防止“包頸”,促使籽粒飽滿,提高結實率。

    三、注意事項
      根據近年各地經驗,水稻拋秧技術推廣要注意七防:
      一防燒芽。主要注意育秧劑(包括化肥)不過量,營養土要拌勻施勻,糊泥沉實后播種;壯秧劑育秧的必須“分層施肥,上下各半,分層裝盤,隔層播種”。
      二防串根。主要措施是播種后秧盤面上的泥土有清除干凈,秧田灌水不上畦。
      三防秧苗徒長。主要方法是用壯秧劑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種,適時噴施多效唑。
      四防浮秧。主要措施是堅持花泥(遮泥)水拋秧,大風大雨天和深水情況下不拋秧。
      五防不勻。辦法是堅持三步拋秧法,第一步拋70%,第二步撿工作行,第三步拋剩下的30%。
      六防除草劑藥害。主要是堅持用丁芐、田青、拋秧凈等除草劑,不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劑,并注意除草劑的用量和施用方法。
     七防無效分蘗多。主要措施是適當提早曬田。
     只要技術操作到了位,搞好了這七防,水稻拋秧技術一定能推廣應用好,帶來增產增收的碩果。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