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根結線蟲病生物學防治研究
在對甘薯根結線蟲形態、生物學特征、寄主植物觀察和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栽培和藥劑防治試驗,并進行了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甘薯根結線蟲為M.incognita Var. acrita,在青島地區每年發生3-4代;主要以感染二期幼蟲在土壤內或野生寄主植物根系上越冬外,還可在種薯內越冬;越冬幼蟲侵入作物根系的最低土溫為14.1℃,各代線蟲在甘薯根系內的發育歷期(由感染二期幼蟲到成蟲產卵),在10cm深平均土溫為26℃±時,為24天,在22℃±時為29-32天,在20℃±時為35-41天,卵期一般為15天。經調查,該線蟲的寄主植物中,栽培作物有12科32種,野生植物12科28種。同時觀察到花生、芝麻、高粱等作物不受根結線蟲的危害。該線蟲可隨種薯、種苗、土壤、流水及工具等向外傳播蔓延。通過抗病品種比較試驗,從600余個甘薯品種(系)中選出了青農一號、青農二號等抗病能力強、產量較高、品質較好的品種,同時鑒定出十余個抗病育種材料。藥劑防治試驗表明,二溴氯丙烷有明顯的防病增產效果。
采用以抗病品種為中心,合理輪作及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基本上可控制甘薯根結線蟲病的為害,增產30%左右。1980年獲得省農業廳科技改進二等獎。
在對甘薯根結線蟲形態、生物學特征、寄主植物觀察和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栽培和藥劑防治試驗,并進行了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甘薯根結線蟲為M.incognita Var. acrita,在青島地區每年發生3-4代;主要以感染二期幼蟲在土壤內或野生寄主植物根系上越冬外,還可在種薯內越冬;越冬幼蟲侵入作物根系的最低土溫為14.1℃,各代線蟲在甘薯根系內的發育歷期(由感染二期幼蟲到成蟲產卵),在10cm深平均土溫為26℃±時,為24天,在22℃±時為29-32天,在20℃±時為35-41天,卵期一般為15天。經調查,該線蟲的寄主植物中,栽培作物有12科32種,野生植物12科28種。同時觀察到花生、芝麻、高粱等作物不受根結線蟲的危害。該線蟲可隨種薯、種苗、土壤、流水及工具等向外傳播蔓延。通過抗病品種比較試驗,從600余個甘薯品種(系)中選出了青農一號、青農二號等抗病能力強、產量較高、品質較好的品種,同時鑒定出十余個抗病育種材料。藥劑防治試驗表明,二溴氯丙烷有明顯的防病增產效果。
采用以抗病品種為中心,合理輪作及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基本上可控制甘薯根結線蟲病的為害,增產30%左右。1980年獲得省農業廳科技改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