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補施鋅肥防“坐蔸"

   日期:2016-10-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4    
水稻秧苗移栽后遲遲不發棵,甚至不返青,或返青后不分蘗以至萎縮,群眾一般稱之為“坐蔸”。“坐蔸”田大多出現于低洼陰濕地區和冷爛、瘦田,但有時肥田也有發生。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的多種,缺鋅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水稻缺鋅“坐蔸”癥狀表現為:稻株基部葉片的葉尖干枯,在葉片的中段出現黃褐色乃至紅褐色的不規則斑塊;并從老葉逐漸向上部鄰近葉片發展。病情嚴重時,老葉上的銹斑擴大成片,呈條狀,出葉速度顯著減慢,新出葉葉片變小,褪綠發白,植株矮縮,葉色褪淡。 
容易出現缺鋅癥狀的土壤主要有:比較肥沃的田塊,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1%或大量施用綠肥的石灰性水稻土容易發生缺鋅現象;強烈淋溶的酸性土壤,尤其是砂質土中含鋅量較少,易出現缺鋅現象;以前不顯缺鋅的不平地塊,在近幾年的農業綜合開發中進行大面積土地平整時,喪失表土較多的土壤和溫度較低的冷浸田也易發生缺鋅現象;通過多年的增磷補鉀后,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大量施用氮肥會使作物需鋅量增加,易引起缺鋅。 

    缺鋅可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必須及時補鋅。但土壤中鋅含量過多也會導致農作物中毒。因此,對缺鋅田塊補鋅時一定要嚴格控制使用量和濃度,否則,會矯枉過正,適得其反。 

    正確的施鋅方法是:在確診為秧苗缺鋅“坐蔸”時,用0.1%~0.3%的硫酸鋅溶液,對發病稻苗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7天;也可每畝用硫酸鋅1~1.5公斤,拌干細土后均勻撒于田面,并人工耘田1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