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早稻雜交扳田雙膜育秧原系吉安農科所高級農藝師徐根源創立的育秧法。資溪縣農業局曾在駐點村高阜試驗,其經濟效益和優點是:
①節約用種量。筆者從農戶中了解到,早稻雜交推而不廣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用種量偏大,成本高。而推行扳田雙膜育秧技術,一般可節省種子O.5~0.8公斤,且“三帶”(帶泥、帶肥、帶藥不傷根)。
②便于催芽和病蟲肥水管理。由于育秧集中幾百斤稻種一起催芽,避免了各農戶浸催因種子少,難控制溫濕度的問題。明顯提高了發芽率和成秧率。加上秧田面積大大縮小(一般為1:100),有利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消毒,育秧全過程的肥水病蟲防害也更為方便。
③為農戶提供全價商品秧。實行秧預育出售解決農戶育秧難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科技致富含量的又一新實踐,從而把早稻雜交推到一個新的起點。
2、技術改進初探
①浸種時間可縮短到20個小時左右。先清水浸8~10小時,再用0.3%的強氯精浸10小時,經過洗滌后瀝干進入地坑催芽。地坑催芽好處有:保溫容種量大,催芽快而整齊。一般在24小時內基本上破胸露白,1/3的長出根、芽。完全可以利用短期天氣預報準確性,搶浸搶播。改變過去傳統的“寒頭浸種、冷尾催芽,搶晴播種”式的做法。
②增加對病、鼠危害防治程序。生產中發現,播種后,秧田四周老鼠經常出沒,破膜危害種谷嚴重。為此,可以在播種前一星期進行統一滅鼠一次,秧畦也應采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③膜底打孔規范化。事先把薄膜打孔后鋪到秧畦極易破膜,可改為轉到田間畦面打孔。方法是采用一塊長60厘米,寬20厘米,厚1.5厘米木板,分別在木板兩邊20、40、60厘米處釘上2寸長的一排鐵釘,用一根木棍為柄,沿畦兩邊每隔20厘米依次壓一次,即形成每隔20厘米有一個孔眼的秧畦膜,這樣不僅解決了薄膜鼓起現象,又改善了膜面秧土通氣透水問題。
3、大田管理技術要點
①施足面肥促早生快發。由于早稻板田雙膜育秩是帶泥移栽,所以膜面施足面肥可使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蘗早。
②旱曬田。早雜具有強化優勢的分蘗力。但分蘗過多則適得其反,一般應掌握在早雜總苗數達到25萬,即每叢12株左右及時曬田,力控分蘗過旺而引起的養分消耗過大,影響穗粒形成。
③加強病蟲防治。密切關注當地病蟲情報,把病蟲危害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方法雷同早稻常規,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①節約用種量。筆者從農戶中了解到,早稻雜交推而不廣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用種量偏大,成本高。而推行扳田雙膜育秧技術,一般可節省種子O.5~0.8公斤,且“三帶”(帶泥、帶肥、帶藥不傷根)。
②便于催芽和病蟲肥水管理。由于育秧集中幾百斤稻種一起催芽,避免了各農戶浸催因種子少,難控制溫濕度的問題。明顯提高了發芽率和成秧率。加上秧田面積大大縮小(一般為1:100),有利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消毒,育秧全過程的肥水病蟲防害也更為方便。
③為農戶提供全價商品秧。實行秧預育出售解決農戶育秧難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科技致富含量的又一新實踐,從而把早稻雜交推到一個新的起點。
2、技術改進初探
①浸種時間可縮短到20個小時左右。先清水浸8~10小時,再用0.3%的強氯精浸10小時,經過洗滌后瀝干進入地坑催芽。地坑催芽好處有:保溫容種量大,催芽快而整齊。一般在24小時內基本上破胸露白,1/3的長出根、芽。完全可以利用短期天氣預報準確性,搶浸搶播。改變過去傳統的“寒頭浸種、冷尾催芽,搶晴播種”式的做法。
②增加對病、鼠危害防治程序。生產中發現,播種后,秧田四周老鼠經常出沒,破膜危害種谷嚴重。為此,可以在播種前一星期進行統一滅鼠一次,秧畦也應采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③膜底打孔規范化。事先把薄膜打孔后鋪到秧畦極易破膜,可改為轉到田間畦面打孔。方法是采用一塊長60厘米,寬20厘米,厚1.5厘米木板,分別在木板兩邊20、40、60厘米處釘上2寸長的一排鐵釘,用一根木棍為柄,沿畦兩邊每隔20厘米依次壓一次,即形成每隔20厘米有一個孔眼的秧畦膜,這樣不僅解決了薄膜鼓起現象,又改善了膜面秧土通氣透水問題。
3、大田管理技術要點
①施足面肥促早生快發。由于早稻板田雙膜育秩是帶泥移栽,所以膜面施足面肥可使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蘗早。
②旱曬田。早雜具有強化優勢的分蘗力。但分蘗過多則適得其反,一般應掌握在早雜總苗數達到25萬,即每叢12株左右及時曬田,力控分蘗過旺而引起的養分消耗過大,影響穗粒形成。
③加強病蟲防治。密切關注當地病蟲情報,把病蟲危害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方法雷同早稻常規,確保糧食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