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燕麥堅黑穗病

   日期:2016-10-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09    
癥狀 燕麥堅黑穗病遍布國、內外燕麥種植區。主要發生在抽穗期。病、健株抽出時間趨于一致。染病種子的胚和穎片被毀壞,其內充滿黑褐色粉末狀厚垣孢子,其外具堅實不易破損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粘結較結實不易分散,收獲時仍呈堅硬塊狀,故稱堅黑穗病。有些品種穎片不受害,厚垣孢子團隱蔽在穎內難于看見。(圖右) 
  
    病原 Ustilago levis (Kell. et Swing) Magn.稱燕麥堅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異名有U.hordei Kell et Sw.; U. hordei (Pers.) Lagerh.孢子堆生在花器里。厚垣孢子球形至橢圓形,黑褐色,表面光滑無刺突,大小6―9μm。寄生于大麥和燕麥上。病菌發育溫限4―34℃,適溫為15―28℃。該菌有不同的生理小種。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收獲或打場時散出厚垣孢子附在種子上或落入土壤及混在肥料中越冬或越夏。孢子抗逆性強,可在土中存活2―5年,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春播種子萌發時,冬孢子也隨這發芽產生具3個橫隔的圓棒形擔子,在擔子頂端產生4個擔孢子。擔孢子萌發后產生次生小孢子,異宗小孢子萌發后相互質配,產生具雙核的菌絲,侵入寄主的幼芽。后隨植株生長而向上擴展。開花時進入花器中,子房被破壞,產生大量厚垣孢子,形成病穗。厚垣孢子萌發溫度范圍為4―34℃,適溫為15―28℃。溫度高、濕度大于發病。大莜麥、小莜麥、華北1號、尖莜麥、禿莜麥等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內蒙古的燕麥2號(品1163)、黑龍江海倫縣2001品種、河北張北縣2031野生種、新疆額敏2056品種、新疆沙彎2131、2132、2151品種、青海黃燕麥、黑珠子燕麥、竹子燕麥、紅燕麥、蘇聯品種和蘇聯燕麥1號、蘇聯燕麥2號、蘇維埃339、匈牙利君士坦、普遍野麥、澳大利亞夫爾馬克、維多利亞品種阿緩等。(2)藥劑處理種子 用種子重量065%―1%的細硫磺粉拌種或用1%福爾馬林液均勻噴在種子上,充分拌勻后蓋上草袋,放置5小時后馬上播種。此外也可選用50%多菌靈濕性粉劑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禾穗胺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重量的0.2%拌種,防效優異。(3)抽穗后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攜至田外集中燒毀。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