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麥雙尾蚜

   日期:2016-10-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2    
學名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同翅目,蚜科。異名Brachycolus noxius。別名俄羅斯麥蚜。分布在新疆。此外,遼河、黃河、。淮河、海河流域都是該蟲適生區。國外主要分布在烏克蘭、中亞、北非、東歐、尼泊爾、南非、墨西哥、美國、加拿大。是世界性麥類大害蟲。是國內檢疫對象。 

    寄主 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烏麥、雀麥等70余種禾本科作物及雜草。有時為害水稻。 

    為害特點 為害麥類時,致旗葉縱卷,不能正常抽穗。減產30%一60%。 
  
    形態特征 無翅孤雌蚜 體長1.59mm,寬0.6mm,體淺綠色。中胸腹岔無柄至兩臂斷開。觸角長0.74mm,1―6節長度比例為35、30、100、62、58、46十91。喙達中足基節,末節長為后財節2的0.74倍。跗節l毛序為3,3,3。腹管長不及基寬。第八腹節背片中央具上尾片,長為尾片的0.55倍。尾片毛5根或6根,上尾片具短毛4―5根,尾板毛9根,生殖板毛20根。有翅孤雌蚜體長2.46mm,寬0.82mm。觸角長0.74mm,1―6節長度比例為23,12,100,51,53,43十92;3節上有圓形次生感覺器4―6個,4節有1或2個。 
  
    生活習性 年生11代,在寒冷麥區營全周期生活。秋末冬初產生雌性蚜和雄蚜,交配后把卵產在麥類或禾本科雜草上,翌春卵孵化,在上述寄主上孤雌生殖3個世代,一、二代為無翅型,三、四代部分為有翅型,向外遷飛或為害到麥收。在溫暖地區營不全周期孤雌生殖。天敵有無花果蚜小蜂、異足蚜小蜂、廣鞘蚜繭蜂、食蚜癭蚊、四斑毛瓢蟲等。 

    防治方法 (1)選用二粒小麥、Mg4537、Mg7458、Mg8786、Mg8256等感蟲率低的品種,可減輕受害。(2)種植毛大頭、紅佛爾、墨稻穗、7432-15-0-21、勾毛白等感蟲率高的小麥品種,它們可吸引大量蟲源,然后集中消滅,不僅減少施藥,節省人力、物力,還可保護天敵,進行自然控制。(3)在種植當地優良品種時,間種上述感蟲品種,把麥雙尾蚜消滅在誘蟲帶中。(4)禁止從發生地調運禾本科草苗。外來禾本科草苗要注意檢查和滅蟲消毒。(5)必要時可噴灑10%撲虱蚜(吡蟲啉或一遍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