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沙鱉常見病害的中草藥防治

   日期:2016-10-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3    
一、紅脖子病 

  病原體是單孢桿菌(Aeromonas sp.),主要癥狀是鱉體腹部出現紅斑點,喉部及頸部腫脹,肌肉水腫,行動遲緩,紅腫的脖子伸長而不能縮回;病情嚴重時,口、鼻出血,腸道發炎糜爛,全身紅腫,眼睛渾濁發白而失明,不久即死亡。此病傳染極快,往往造成成批死亡。 

  該病的預防措施是保持水質清潔,勿使病鱉混入;分別用車前草、七葉一支花、穿心蓮等煮水拌餌內服或浸泡;或將馬齒莧攪碎后拌餌喂鱉,同時常煮水浸泡有得病危險的鱉體,也可起到預防作用。 

  二、白斑病 

  又稱毛霉病,病原體是藻菌目、霉菌科、毛霉屬的一種霉菌。主要癥狀是鱉體的四肢和裙邊等處出現斑點,早期僅出現在裙邊部分,后逐漸擴大形成一塊塊的白斑,使得鱉體表皮壞死,產生部分潰瘍。 

  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使池水保持嫩綠色,可減少此病發生。每日用兩面針、穿心蓮、馬齒莧等中草藥煮水浸泡病鱉4小時~5小時,連續5天~6天。 

  三、水霉病 

  主要癥狀是病鱉體表出現如棉絮狀般的附著物。 

  防治方法是用煙葉5kg/畝或每100平方米池塘用4盒~6盒香煙泡水全 
池潑灑,或香煙泡水取汁浸泡病鱉15分鐘。 

  四、腸炎病 

  細菌感染引起,主要癥狀是肛門紅腫,腹漲,擠壓鱉體背部則肛門有膿狀液體排出,解剖可見鱉體有腹水,其腸道充血。可用大蒜抖爛拌餌投喂,用量為 10g/kg~30g/kg,連用5天~6天,或用五倍子全池潑灑,用量為4mg/L。此外,用黃岑、黃柏、苦參、大黃或穿心蓮拌餌投喂或浸泡對此病均有療效。 

  五、咬傷或碰傷 

  黃沙鱉互相咬傷或運輸碰傷后,常采用七葉一枝花、虎餌草、火炭母等幾種草藥煮水浸泡,以預防炎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